基地大門緩緩打開,評估小組的成員,絡繹從專用通道走了進來。
小組成員有老有少,一部分是各個無力領域的頂級專家,一部分是華夏各大名校的校長,北大校長高懷德也在其中。WwW.com
在他身邊跟著一個帶著金絲眼鏡,目光冰冷的女人,看年紀,也不過是比陳遠大上一兩歲。
這女人大有來頭,是北大科學院的副院長,名叫穀若琳。
她正是華夏從國外歸化來的頂級專家之一,衛星航天領域的頂級專家。
年紀輕輕就已經獲得了衛星航天領域的最高大獎——世界航天獎。
這次聽說可控核聚變項目的總工,是個不到三十的年輕人,好奇才加入專家評估小組的。
各大校長,也是懷著迫切的心情,想看看陳遠的廬山真麵目。
簽了保密協議,各校的研究院長在回去後,還是通過各種方式暗示校長,陳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能招攬哪怕砸鍋賣鐵也要招攬。
縱然現在陳遠已經花落北大,他們還是想看看,一個不到三十的年輕人,能有多驚才絕豔,把自己學校的研究院院長心動成那樣。
看到評估小組到來,王思禮立刻向陳遠介紹道:“陳總工,評估小組來了。”
聽到陳總工三個字,評估小組成員的目光,都集中在陳遠的身上。
評估小組成員的表情瞬間石化,沒想到竟然如此年輕。
他們原以為所謂二十多歲,大概就是二十八九歲吧。
沒想到,陳遠竟然隻有二十出頭!
看上去,還帶著一股青澀的學生氣。
穀若琳更是震撼,她比陳遠大個兩三歲,向來心高氣傲,覺得自己是這世界上不二的天才了。
竟然有人比自己更年輕,就可以主持世界上從未成功過的大型可控核聚變裝置建造。
瞬間,穀若琳起了爭雄之心,也不顧現場有很多資深專家在,懷抱筆記本電腦,就朝陳遠走去。
她友好地伸出了手:“你好,陳遠同學,我是北大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穀若琳。”
陳遠也友好地和她握手,隻見穀若琳掃了一眼仿星器,問道:“為何是仿星器,我聽說建造的是托斯馬克裝置才對。”
“托斯馬克裝置因為地震受到了損壞。”陳遠回答說,“需要重新進行調整。”
“臨時調整成仿星器結構,隻是向評估小組證明,我們的實驗不但可靠,還有第二手準備。”
“你說什麼!”穀若琳簡直不敢相信,“你說這個仿星器,是由托斯馬克裝置調整成的。”
在場的專家學者全都驚呆了,要知道,可控核聚變實驗隻能通過兩種設備裝置實現,一種是托斯馬克裝置,一種是仿星器。
這兩樣裝置的研製,都是整個世界數十年都沒能攻克的科學難題。
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竟然將托斯馬克裝置和仿星器都研發出來了,還組裝到了一個設備上,互為補充?
“這,這怎麼可能呢……”
“隨便完成其中一項研究,都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提名啊。”
“豈不是可以被諾貝爾提名兩次啊。”
“不,是三次,托斯馬克裝置和仿星器各一次,將二者合二為一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