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室中的所有人,瞬間熱淚盈眶。
他們看見的不僅僅是一輪人工太陽,而是龍國燦爛的未來,正在托斯馬克裝置中冉冉升起。
整個觀摩室裏響起雷鳴般的歡呼聲,其中不少人,已經是皓首蒼髯的老專家。
但此刻,他們都像激動的孩子一樣,忘情歡呼著,擁抱在一起。
他們並不知道,此刻,在遠方一所絕密軍事基地的會議室中,有另外一群人,也在觀看點火試驗。
其中兩人,乃是華夏科技界絕對的大佬。
龍科院院長高誌飛,還有華夏科學技術部部長肖劍平。
除此之外,還有十餘名科技部的主要負責人,以及一些身份神秘,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人物。
看到點火成功,高誌飛忍不住緊握拳頭,大喊一聲:“好!”
肖劍平更是感動的眼角滿是淚花:“一次性成功了!太好了,我華夏在清潔能源方麵,從此走在世界前列了。”
要知道,西方世界在科學研究方麵,領先華夏至少十年。
尤其在可控核聚變方麵,西方世界更是非常重視,下了數十年苦功,可是研究毫無進展。
即便如此,這些國家還是把華夏看做眼中釘,別說共同研究了,根本不願意向華夏輸出任何技術。
華夏科學今日的成就,是當年多少華人科學家,冒著被拘禁,被暗殺的風險,毅然回國,用最原始的紙筆和電子計算器,一點點敲出來的。
這些龍科院和科技部的大佬,很多都經曆過當年那段“吃糠咽菜,兩彈一星”的艱難歲月。
如今看到可控核聚變裝置點火成功,龍國在清潔能源方麵,瞬間傲視西方諸國,怎不讓他們老淚縱橫。
那些身份神秘的大人物,縱然見慣了大風大浪,不至於情緒外漏,也是一個個激動的身軀打顫,不能自已。
此時,鏡頭全部聚焦在陳遠的身上。
看到青澀的陳遠,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一片驚訝的呼聲。
“聽說過項目總工是個年輕人,沒想到如此年輕。”
“僅憑這項實驗成功,他就有資格競爭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據說可控核聚變實驗,是他一人獨立操作的,背後沒有任何團隊。”
“我的天,那豈不是比勞倫斯更加天才的超級天才。”
“老夫在科研領域浸淫多年,從來沒見過如此強大的天才。”
“龍國的未來,就全靠這名少年了。”
在實驗基地的觀摩室內,馬校長也是激動的全身顫抖,在激動的同時,又不免有些遺憾。
激動的是自己的學校,居然出了如此驚才絕豔的人物。
遺憾的是陳遠的身份已經成為超級機密,意味著自己不能以陳遠為標杆,替學校大肆宣傳了。
周圍的專家教授們,都在互相慶祝,侃侃而談。
隻有馬校長像個局外人,畢竟這裏都是大佬,根本沒人認識他一個一本大學的校長。
“恭喜兩位。”馬校長向陳遠的父母打招呼,“你們培養出了一個好兒子。”
“都是校長的功勞。”鍾淑嫻客氣地恭維馬校長,“孩子是在校長的教導下,才一步步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