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陳遠負責的可控核聚變實驗項目,和一箭多星的實驗項目,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當時周繼申忙於實驗,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陳遠這個名字略有耳聞,印象卻不深。
周繼申回到北大的時候,陳遠已經去了一箭多星項目組了,導致他根本沒有和陳遠會麵的機會。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尤其科學家更是如此,沒有見過陳遠,周繼申自然不會像高懷德和張誌遠那樣,對陳遠的實力歎為觀止。
聽到要借調自己的學生去幫陳遠,周繼申老不樂意了,嘟噥道:“那我的項目怎麼辦。”
“老周。”旁邊的張誌遠看不下去了,“調你的學生過去,你還不樂意了?”
“穀副院長,都在給人家打下手知道嗎?”
“要知道,陳遠雖然年輕,但搞定了可控核聚變項目,別說將來,就現在的成就,我們都是一輩子都趕不上的。”
“可惜他看不上我的學生,不然,別說調我的學生去,我這把老骨頭親自去也行。”
張誌遠向來心高氣傲,周繼申看到他如此推崇陳遠,又聽說穀若琳竟然給陳遠打下手,自然是信了幾分。
也就是信了幾分而已,臨行前,他隻是囑咐自己的學生要盡量配合陳遠,並沒有像張誌遠一樣大力推崇陳遠。
很快,一架軍用直升機,將三名北大博士生載到了軍事基地。
因為天色已晚,趙署長並沒有帶眾人去簽保密協議,而是讓他們先和陳遠會麵。
三名博士生雷雨、殷小春和袁飛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入實驗室。
他們平常專心跟著周繼申做項目,很少在北大內走動,對陳遠的傳聞一無所知,更沒見過陳遠。WwW.com
臨行前,周繼申也隻是告訴他們陳遠也是本校學生,格外年輕,要他們做好心理準備而已。
在他們看來,陳遠應該是個少年老成的天才形象。
結果,進入實驗室後,他們隻看到一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在埋頭研究。
趙署長沒說話,他們也不敢打斷對方的研究,隻是在心裏想,這人應該和他們一樣,是陳遠的助手吧。
甚至還嫉妒起來,如此年輕,就能擔任陳遠的助手,看來天賦在他們之上。
許久,陳遠終於伸了個懶腰,直起身來,才注意到了背後的人。
雷雨的年紀比較大,扶了扶黑框眼鏡,禮貌的伸手說:
“你好,你應該是陳總工的助手吧,以後我們就是同事了。”
陳遠一愣,本能地道:“你們就是北大派來協助我的博士生吧。”
三名博士生瞬間石化,雷雨伸出的手都僵住了。
他們同時在心裏呐喊著:“怎麼可能,開什麼玩笑呢。”
“這個人就是陳遠?這也太年輕了點吧。”
“我的天啊,比穀若琳還要年輕,我這幾十年的書,都是讀到狗身上了嗎?”
要知道,這三人中年紀最大的雷雨,已經是三十有四了。
其餘兩人一個二十九,一個三十,年紀都比穀若琳還大。
看到陳遠一副學生青澀的模樣,當然是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