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等人廢寢忘食研究的同時,龍國科技部正在召開會議。

肖劍平和幾位科技部的大佬,產生了強烈的衝突。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實驗已經成功了。”常繼宇副部長說,“我們本來的目的,就是完成一箭多星而已。”

“現在實驗的結果,能直接在月球軌道附近布置衛星群,已經讓我們喜出望外了。”

“我覺得,沒有必要繼續實驗了,先把試驗成果,轉化為實用成果再說。”

其他幾位副部長,也是紛紛點頭,同意常繼宇的意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沒必要一口吃個胖子。”

“脫離太陽引力,在超高度布置星群?我覺得太玄乎了。”

“對啊,我們本來的目的,就是打破國外對衛星技術的壟斷,如今甚至超過他們,已經很優秀了。”

“我們很理解陳總工希望盡善盡美的匠人精神,但是他還很年輕,時日方長嘛。”

肖劍平等到他們都說完,才默默地拿出了一疊報告,放在桌上。

秘書將這些文件分發給各位大佬,人手一份。

各位大佬看完了文件後,一個個臉色陡變,不發一言。

“這是陳遠提交的關於實驗的最新報告。”肖劍平說話了,“在報告裏提到,他構思出了一種,和所有航天器都不同的新型航天器。”

“如果我們將舊式航天器用於實際應用,新式航天器,是無法在舊式航天器基礎上改造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短期內將舊式航天器投入運用,陳遠又將新式航天器研究成功,必然造成國家資金的極大浪費。”

聽到這裏,所有大佬都低頭沉思。

要知道,每發射一次火箭,耗費的成本大概在十億元左右。

如果是搭載了一箭多星,速度接近第三宇宙速度的超級航天器,耗資更是在幾十億甚至上百億。

這還不算與之配套的發射基地等相關費用。

如果大規模實際應用剛剛開展,陳遠就拿出了新的實驗成果,意味著浪費的金錢將以數萬億計。

很多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才萬億。

華夏縱然家大業大,也經不起這樣的糟蹋。

問題是,陳遠何時能夠拿出實驗成果呢。

正常來說,一次航天器的更迭,大概需要五年時間。

如果五年內,陳遠都沒有拿出成果,意味著華夏在太空的話語權,要落後其他國家一大截。

要知道,太空中的衛星容量是有限的,這幾年已經發生了多起衛星相撞事故。

到時空間都被外國衛星占滿,對華夏相當不利。

肖劍平劍眉一皺,說:“陳遠的成果,能在遠離地球的其他行星軌道鋪設衛星。”

“甚至,可以一次性就把整個大型空間站送上天。”

“如果研究成功,高層衛星軌道將由我華夏一人獨占。”

這番話出來,科技部的大佬都很心動。

問題是,實驗失敗的風險,他們也承擔不起。

很多人甚至久違的抽起煙,一瞬間,會議室裏煙霧彌漫。

許久,常繼宇抬頭道。

“我看這樣吧,實驗可以繼續做,所需要的金錢和人力,我們也無條件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