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隆當場石化,手裏的杯子差點落在地上。

他一直以為陳遠是在國外的高校,完成這項研究的。

因為在諸葛隆的概念裏,國內的本科院校,包括清華北大在內,沒有一所有足夠的設備和人員實力,能輔助陳遠完成可控核聚變的研究。

嘉陵科技大是什麼鬼,諸葛隆聽都沒聽過這學校。

高懷德當然知道諸葛隆在想啥,他第一次聽說這所學校時,也是瞠目結舌老半天,和諸葛隆反應一樣。

“嘉陵科技大是國內的一所一流一本院校。”高懷德解釋道,“哦,對了,現在已經是211了。”

“一本……”

諸葛隆聽得人都快裂開了,一本院校是什麼鬼。

而且還是剛升的211,這211是靠陳遠的實驗成果評上的吧。

哪怕你是所中專院校,有學生能夠搞掂可控核聚變項目,都會被國家表彰成211的。

“他有哪些專家團隊輔助他。”諸葛隆感覺喉嚨有些發澀。

“沒有。”高懷德斬釘截鐵地說,“托斯馬克裝置是他一個人造出來的。”

諸葛隆感覺自己不僅僅是裂開,就快要碎成一地了。

在一個自己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一本院校,獨立研發出了托斯馬克裝置。

這次能躋身諾貝爾物理學獎角逐,諸葛隆一直引以為豪。

不過他有龐大的專家團隊支持,還有國家提供的充足資金。

陳遠什麼也沒有,竟然能搗鼓出托斯馬克裝置。

“我想見見他。”諸葛隆直接了當地道。

畢竟他也是個四十不到的年輕人,做事情依然有年輕人的銳氣。

以他的身份地位,當然是陳遠來見他,而不是他去見陳遠。

“我去請陳總工過來吧。”趙署長主動請纓。

諸葛隆繼續和高懷德閑聊,每聽到一件陳遠的事跡,他的眉頭就緊鎖一分。

不做先行實驗,直接就在專家媒體麵前,點火成功?

接手失敗的實驗,不到一個月,就將行星發動機的速度,提升到接近第四宇宙速度的地步?

在諸葛隆心裏,這些事情,簡直就是神話。

要不是講述者是北大校長高懷德,諸葛隆早就一笑置之了。

十多分鍾後,趙署長兩手空空地回來了,身邊也沒有跟著任何人。

“陳總工在做實驗……”趙署長苦笑。

還沒說話,他的話就被高懷德一聲怒吼打斷:“誰允許他去做實驗的,叫他回病床上躺著。”

“穀教授拗不過他。”趙署長無奈地說,“她說如果不讓陳總工做實驗,陳總工逃出北大就麻煩了。”

諸葛隆望著趙署長,心想不管陳遠是在病床上,還是在做實驗,為何人沒有出現。

“陳總工說……”趙署長覺得接下來的話非常尷尬,猶豫再三才說出了口。

“他說和穀教授約法三章了,每天隻能做四小時實驗,時間非常寶貴。”

“沒有時間來接待客人,如果客人願意等,可以等他實驗做完。”

“如果不願意,隻能自己去見他了。”

諸葛隆聽了,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差點一拳砸在桌上。

好大的排場,要知道,自己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