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打開網站,果然,自己和陳遠的照片,上了各大網站的頭條。

不過,下麵都是一片讚譽之聲。

“這不是那個剛研發出新型裝甲的科學家陳遠嗎。”

“才子配佳人,好事,好事啊。”

“這是文藝界和科學界的完美結合啊。”

“話說科學家涉足娛樂圈不太好吧。”

“都什麼年代了,你的思想要變一變了,國外還有諾貝爾獎得主自組樂隊的嗯。”

接下來,讓小雪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那就是,陳遠居然在評論區現身了。

而且還發表了一番長篇大論。

“科學家和歌手,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樣水火不容。”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卡羅琳·r·貝爾托齊,是重金屬搖滾樂隊的鍵盤手。”

“實驗室裏會放著貝斯和擴音器,疲倦的時候,就會聽曲子解悶。

“同樣獲得諾貝爾獎的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愛好是鋼琴,她說過,音樂是靈感的源泉。”

“我國語言學始祖,趙元任先生,也熱愛音樂,他創作的《和平進行曲》,是我過最早的鋼琴曲。”

“科學和音樂,是相輔相成的。”

看到陳遠現身並且一鳴驚人,一堆網友在下麵拜。

“哇塞,是陳遠本尊啊,讓我來拜拜。”

“拜死人才用拜拜啊,應該是膜拜。”

“沒想到大神懂得這麼多啊,更沒想到科學家還有熱愛音樂的。”

“看來大神的實驗室裏,肯定都是小雪的歌了。”

看到陳遠為自己說話,小雪的心裏甜甜的。

她本想也衝進評論區去,和陳遠說幾句話,不過想了想,還是點了退出。

因為此刻,在小雪腦海裏,突然靈感的火花一閃,一首新歌成型了。

“還記得嗎!目光和目光相碰撞的那一刻!”

“還記得嗎!手和手相接觸的那一刻!”

“那是第一次愛情的開始!”

“iloveyou,so,再也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得把這首歌趕緊記錄下來才行,小雪奮力捕捉著腦海裏的靈機。

第二天一大早,小雪就去敲陳遠的門,她想把昨晚寫的這首歌獻給陳遠。

沒想到,居然撲了個空。

更早的時候,陳遠就搭乘軍用直升機離開了學校,回到了x市的基地。

眼下,航天器外殼材料難題已經攻克,隻等新元素作為催化劑了。

這件事,隻需要簡單的觀察,和重複試驗過程就可以。

完全用不著陳遠經手,隻需要雷雨留下來觀測就可以了。

“接下來,我們要選一個新的基地,進行新的實驗了?”

陳遠宣布了令人驚訝的消息,眾人都是大感意外。

“新的基地?”穀若琳有點驚訝,“不需要強子對撞機了嗎?”

“強子對撞機主要是用來模擬極端環境,和進行質子衝擊,接下來我們的實驗,不需要用到這方麵,而是要用到行星實驗室。”

陳遠淡淡地說說道。

聽到行星實驗室這幾個字,穀若琳忍不住臉色一變。

所謂行星實驗室,其實就是航天器發射基地。

華夏沒有民用的航天器發射基地,想要使用航天器發射基地,必須報請軍工委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