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慷慨陳詞,說的大家都是頻頻點頭。
想了一會,施恩教授說。
“陳總工,我們先統一思路,目前您要造的機甲,坦克部分已經基本完成了,要完善的是飛行器。”
陳遠笑著點了點頭,施恩教授總結的很對。
“沒錯,在人形機甲狀態下,機甲可以看成坦克!“
“但是如果戰鬥機部分和機甲分離了,就可以看做一架高速飛行的飛行器。”
“飛行器的部分,才是機甲製造的難點。”
施恩教授摸著花白的胡子,沉吟道。
“我從戰機設計的角度來發表一些意見,目前可以高速飛行的戰機,研發難點有兩點!”
“武器外掛裝備之類的,我們可以先忽略,畢竟這些方麵都可以加以改進!”
“但是,智能控製程序,還有戰機用的發動機,這兩樣是是重中之重,無法更改的。”
“我看了塔納茲的設計圖,需要的巨大能量,連托斯馬克裝置,也沒辦法提供啊!”
“陳總工,你要達到一萬公裏每小時的高速,必須徹底改變發動機的構造,不知道你有何想法!”
陳遠緩緩點頭,施恩教授,不愧是軍工方麵的專家啊。
一眼就看出了,使用托斯馬克裝置的機甲弱點,是能量難以持久。
這次,他帶著實驗用無人機進行試作,發現托斯馬克裝置貯存的元素,無人機幾個起落後,就很快被揮霍光了。
後來突入量子空間的機甲,使用的是不能變形的機構,才能持久一些。
不能變形的機甲等於坦克,坦克消耗的燃料能量,遠遠不能和戰鬥機相比啊。
就像某些豪車為何價格昂貴,因為它們使用的都是專用的航空油啊。
但是在和塔納茲戰鬥了大概半小時後,機甲的燃料消耗量,也是成倍的增加了。
反觀塔納茲,使用納米線遙控高周波劍如此複雜的裝置,也可以運用自如,感覺就像完全不耗費能量一樣。
施恩教授的問題,問到點子上了。
不過陳遠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立刻胸有成竹向大家講解。
“大家都知道,戰鬥機的重量絕大部分,都在十噸以上,甚至重型戰鬥機都在三十噸以上!”
“如此龐大的體重,戰機需要非常強勁的引擎動力,才能在天空中翱翔!”
“托斯馬克裝置,貯存的能量,可能還不夠維持戰鬥機的消耗!”
“所以,我決定使用一種新的發動機來取代托斯馬克裝置。”
說完,陳遠從塔納茲的圖紙中,緩緩抽出了一份,遞給大家看。
這份圖紙並不複雜,所有的圖紙都是機器打印,隻有這幅圖紙,是陳遠自己動手畫的草圖。
上麵隻有簡單的動力結構,可以看得出,隻是一種構想,還沒有形成正式的裝置。
看完後,所有人都大驚失色,半天沒有說話。
終於,高乾坤院士驚聲說。
“陳總工,你是不是在開玩笑啊,這不是無工質發動機?”
。您提供大神為保研,我研發了可控核聚變的為保研,我研發了可控核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