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天地有正氣,朱雀投江局(1 / 3)

徐興邦左看右看,見周圍都沒有人,才敢小聲地說:“趙居士,你剛剛誇司長那些話,嚇了我一跳。”

趙芸兒給他倒了一杯茶,慢慢道:“我都是實話實說,你的司長有誌向有抱負,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差,隻是剛好選擇了解決玄學事件這一職業。”

徐興邦想了想,也覺得對。

“我在剛成為武官的時候,司長就是武局的局長了。後來白雲山附近發生了幾起靈異案件,解決了之後上邊說要成立一個特殊事務司,免得到時候發生什麼事情,支援會不及時。”

“但那時候玄門中人太少了,他們更加喜歡留在京都,不想來這種小地方,是局長一力擔下了特殊事務司的膽子,貸款買了很多符咒,讓我們普通人來解決靈異案件,然後又從娃娃抓起,一有能修道的人就送去京都培養……”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在同等的位置上,徐興邦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否做到程敢當那樣。

他想,他估計是做不到的,這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魄力。

他想,他估計是做不到的,這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魄力。

起碼他一個人,不太願意隻是拿著符咒就去消滅惡靈,這太危險了。

雖然當時白雲山附近發生的靈異案件都是小事件,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算是重大災難了。

趙芸兒跟徐興邦交談了一會兒,徐興邦就離開了。

等他離開後,玄貓與赤狐,還有羅含香跟王俊一都聚集在了趙芸兒身邊。

赤狐若有所思:“剛剛那個人身上的氣息,很不尋常。”

玄貓:“喵(讚同),我也不想麵對它,好像對我很克製。”

羅含香反而隱隱有所感覺:“還好吧,我倒是覺得他挺親切的,難道跟我是同類?”

王俊一懵懵懂懂:“你們自己要躲起來,幹嘛也把我拉走?”

赤狐:“幼崽太弱了,接觸這種來曆不明的人,不好。”

玄貓:“狐狸哥哥說的對!”

羅含香笑眯眯地說:“下意識就把你給拉走了,沒辦法,你比我還弱誒。”

王俊一:……

趙芸兒淺酌了一口西湖龍井,裏頭放了一點茉莉花瓣,能從中感受到點點茉莉的芳香。

“因為那位司長程敢當,身上帶有獨特的磁場,這種磁場對陰邪、怪物、妖獸都有克製作用,所以你們會覺得有些不舒服。”

這句話,她是看向赤狐與玄貓說的。

趙芸兒看向羅含香與王俊一:“但對於你們來說,沒什麼問題,這種磁場對心思純正的人類而言,無法造成傷害。”

“含香因為是神體,雖然是鬼魂的狀態,但對這種充滿‘正氣’的能量,也能夠接受,對你也不會造成影響。”

“正氣?”三小隻和羅含香異口同聲地問。

趙芸兒點了點頭:“大家都知道,人群當中會有各種各樣特殊的命格,有些人的命格經過一番修煉,可以成為玄門中人,但有些人的命格不可以。”

“但因為生來就是特殊命格,哪怕不是玄門中人,也能發揮出一些特殊命格的力量。”

“但是。”她話語一轉,“程敢當擁有的力量,並不是因為他有特殊命格,我給他算過命,他隻是個普通人,可是他心裏有很高級純粹的信仰。”

“但是。”她話語一轉,“程敢當擁有的力量,並不是因為他有特殊命格,我給他算過命,他隻是個普通人,可是他心裏有很高級純粹的信仰。”

趙芸兒不疾不徐地解釋道:“人的信仰之力,心靈之力,都是有力量的。大部分普通人並不算能直接將這股力量發揮出來,隻能通過某種媒介轉化出來。但程敢當恰好就是那一小部分人。”

“他工作之後,就破了許多案子,以及從小到大都不曾改變的信仰,讓他體內的信仰之力非常純粹,而且很強大,所以,他身上自然而然就圍繞了一股信仰之力構成的磁場。”

“這股信仰的力量,反而比普通玄門人士發揮出來的力量還要大。”

“徐興邦之前就跟我提過,白雲山的特殊事務司是由程敢當一手拉起來的。當時我還在想,一個普通人怎麼能有這麼強的手段,哪怕憑借著符籙,也不可能解決許多起靈異案件,符籙並不是萬能的。”

趙芸兒輕輕一笑:“但我一看見司長,我就明白了,原來他靠的是自己的‘正氣’之力,也可以被理解為他個人的‘正義’之力。”

赤狐再次沉思,忽然眼睛一亮:“這是不是類似於書生讀書,心中蘊養浩然正氣,文能安天下,武也能殺敵?”

趙芸兒微一思索,“你要這麼想,也對。”

玄貓“喵”了聲,“那什麼是正義呢?”

趙芸兒搖頭:“每個人對[正義]的定義都不一樣,等你想明白了自己的道路,自然就知道什麼是正義了。”

結束了一次突如其來的授課,趙芸兒繼續帶著王俊一做午課。

做完午課後,王俊一乖巧地提著掃帚去打掃庭院。

趙芸兒站在庭院裏,看著王俊一忙碌的身影,眼裏劃過一抹沉思。

是時候把俊一送去讀書了。

雖然修道之人比普通人更要聰明,尤其是孩子,更加聰明靈慧,但該讀書還是要讀書的。

以前她讀書的時候,班級裏經常流傳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趙芸兒深以為然。

她一接觸奇門遁甲就能飛快上手,很難說沒有數理化的功勞。

“趙居士在嗎?”有一位村民前來拜訪。

趙芸兒對待山下的村民跟對待前來上香的遊客,態度並不一樣。

比如遊客,她需要有緣人才會看相算命。

但對於村民,她往往都十分寬容,能幫就幫,這是從師傅那兒傳承下來的。

師傅對待每一個村民都很好。

以前趙芸兒並不明白,但現在接了福祿觀這個擔子,趙芸兒隱隱了解到。

可能是想要保護山下安居樂業的村民吧。

猶如保護自己領土的子民那般。

村民們依靠著白雲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福祿觀沒有村民們的香火,也不一定會堅持到現在。

同理,福祿觀接受村民的香火,山下的那幾條村,自然也納入了福祿觀的保護範圍。

趙芸兒走了出去:“有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