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港碼頭
李察帶著一眾隨從,站在岸邊看著四艘大肚子的蓋侖風帆貨船依次駛入湛藍海港,海風吹動衣袂飄揚,散發出一種飄逸出塵的尊貴氣質。
這種用於遠洋航行的英式中型蓋侖風帆貨船排水量約500~600噸,屬於美國太平洋郵輪公司所有,擔負中南美洲至北美洲的沿海運輸任務。
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船身較長,艦艉樓低矮且呈方型,不同於西班牙式蓋倫風帆貨船高大且肥胖的圓型船艉樓,因而操縱性較好,航速較快。
洛杉磯屬於典型的溫帶地中海氣候,在清涼海風吹拂下,初夏時節的陽光,帶給人舒適的溫暖感覺。
相比內地的酷熱幹旱,氣候要宜人許多。
這裏是聖莫尼卡海灣
隔著很遠的距離,李察就能清晰的看到帆船甲板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華人移民,嘴角不禁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
這一批全都是來自漳州的華人勞工,總人數2396人,屬於南美玻利維亞鳥糞礦場期滿的契約勞工,在北美每月15美元高額薪金的誘惑下,踏上北上的漫漫旅程。
4艘大帆船依次靠上了碼頭棧橋,洛杉磯港本地官員帶著騎警迎了上去,與船方辦理人員和貨物的移送卸載等手續。
這4艘英式蓋倫大帆船中,每一艘都載運近600人,還有不低於320包棉花,每包棉花約200餘磅重量,可謂裝得滿滿當當。
看見順著棧橋走下來的華工們,李察欣喜的神情難以抑製,嘴角莫名地彎成了上翹的弧線。
在他的眼中
絡繹不絕從碼頭棧橋上走過來的華工同胞們,那就是一支強大的軍隊呀!
到了北美務什麼工?
跟著我打天下才是正經,這才是前途光明的事業。
李察想要全麵掌控大唐王國的軍政大權,就必須建立起以華人武裝為基礎的王國軍隊,並牢牢掌控在手中。
白人士兵和軍官隻能是發展初期有益的補充,但絕不能成為主導力量。
大唐王國未來必將是以華人為主流社會的國家,槍杆子緊緊抓在華人手中,是鞏固並不斷加強這一社會製度的必要前提。
李察深知;
這些曾經在鳥糞礦場艱苦勞作數年的華工們,性格中有一種百折不撓,極其堅韌的倔強和獨立性,那是源於困苦中永不放棄的堅強,源於苦難生活的沉澱。
曆史已經無數次的證明
華人礦工是最優秀的兵源,無論是在南美的兩份戰爭中,還是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這些由礦工組成的華人軍隊戰鬥意誌極其頑強,悍勇堅韌,能夠忍受極端惡劣的環境作戰,屢屢創造奇跡。
“陛下;我們已經為接收移民做好了充足準備,下船就能喝到熱湯和餅。
隻待稍事休息後
我們便會組織勞工們卸船,將棉花包全部整齊的堆放儲存起來,並且為回程的風帆貨船,裝運本地特產的小麥與煙草等貨物。
在海邊營地
按照王國港口檢疫製度,將會對華工們隨身衣物進行焚毀處理,剪去發辮,集中熱水沐浴並發放一套衣物,一雙布鞋和簡單生活用品……”
“且慢,別的都好說,削發一事必生事端,我看這些漳州漢子可不會輕易屈服。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很容易鬧事,吃飯先放一放吧,先集中把發辮全都剪去。”李察打斷了洛杉磯官員的話,用手指了一下身後整齊列隊的士兵們,繼續說道;喵喵尒説
“這可是二千多條漳州漢子,沒有士兵們的強力彈壓,搞不好就要出亂子。”
“哦,卑職明白了。”
洛杉磯官員聽了妙懂,立刻勞工簡陋的營地方向飛奔而去,看樣子是去準備人手了。
迄今為止
前後十餘批華工登陸北美,在是否剪辮子這個問題上總要鬧一場,這已經成了慣例。
以前都是三五百人抑或七八百人一批,而且沿海各省勞工都有,因為人數較少或者不齊心,鬧上一番就被強力壓製下去了,沒有捅出什麼大簍子來。
但這次不同,這些玻利維亞鳥糞礦場裏的華工們,絕大部分都是漳州和其附近的人士,相對比較抱團,而且人數眾多。
該地區的華人向來有聚眾械鬥的傳統,等會兒吃飽喝足了,那豈不是更有力氣鬧事兒?
在大唐王國的一畝三分地上,別的不談,那根象征著滿清奴性統治的金錢鼠尾辮必須得剪了,這是硬性規定。
習俗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所以李察完全不準備采取什麼說服教育工作,真沒那閑工夫,直接硬幹就完事兒了。
果不其然
洛杉磯當地官員剛一宣布削發政策,立馬引起了下船勞工們群情激奮,高聲嚷嚷起來,情緒不滿的大聲的爭辯著什麼?
想來無非就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沒有麵目見祖宗”“大千世界,豈有強按牛頭飲水的道理”“祖宗成法,萬萬不可變也”……
不得不說
滿清韃子入關二百餘年以來,奴化教育相當成功,大部分華人以韃清之陋習為華夏傳統,骨子裏麵頑固堅持,極難轉過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