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該死的風雪(1 / 2)

第227章該死的風雪

入冬以來

山區裏已經降過幾次落雪,1855年的2月中旬,克裏米亞山區的氣候異常寒冷,連續多天陰雲密布,似乎在醞釀著一場大風雪。

在山間崎嶇的道路上

身穿著羊皮夾襖的奧斯曼苦役正在鋪設道路,尖頭鎬用力砸在地麵上,土地已凍的硬實,隻能刨出一個不大的小泥坑。

遠征軍第五師長範鵬飛中校頭上戴著遮耳棉帽,全身棉衣裝備齊整,腰間的皮帶上插著左輪手槍,正帶著先遣隊在山嶺間向前跋涉。

他沉重的喘著粗氣,伸手示意稍微歇息片刻。

回首望去

在經過的陡峭山路上,隻有為數不多的奧斯曼帝國苦役在寒冷天氣中艱難勞作。他們將阻擋前進的大樹伐倒,用斧頭削掉的枝杈墊在山道狹窄處,然後覆蓋煤渣和積雪,踏實以後就能夠供大軍通行。

先遣隊沿途留下的標記,什麼地方要拓寬?什麼地方要墊實,標記的相當清楚。

6700名奧斯曼苦役顯然不夠使用,深入到山區20多公裏後,基本上已經很難看到這些苦力的身影,全都滯留在後方勞作。

範鵬飛中校眉頭緊鎖;

如今軍情緊急,可沒有更多的時間能耽誤,從阿盧什塔港口向西穿越71公裏的崇山峻嶺,就可以抵達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防禦力薄弱的西側山地。

但那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進入山區後,順著高聳的山嶺開辟道路,距離增加了一倍都不止,山區的冰雪小道在險峻的山勢加持下,更顯得崎嶇難行。

先遣隊中已經有7頭騾馬墜入山崖,範鵬飛自己也幾次險些跌下去,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能采取安全繩措施。

也就是說用一條繩索,將4~5名士兵連在一起,一旦發生墜落山崖的危險,其他幾名士兵就地匍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防範作用。

不得不說

這個聰明的主意救了很多人的命,可惜不能用在騾馬這些大牲口上,這些大牲口一旦滑落山崖,再多的人都拽不住。

慎重考慮了一番之後

範鵬飛中校神情嚴肅地下達命令;

“記錄命令;第五師先遣隊範鵬飛向軍部報告,經過實地勘測,深入山區約20公裏的崎嶇道路,經過簡單修繕勉強可以通行。現急需將當地苦力全部抽調上來靠前施工,越是進入山區深處,山路越是陡峭險峻。卑職認為應該立刻籌措斧頭,鐵鎬,刀具等物資,配屬到先遣部隊中,沿途一邊開進一邊修築山崖險道,以保證後續大軍順利通行。僅依賴當地苦力恐不足需,殆誤戰機也。此命令立刻回送軍部,不得有誤。”

“遵命,長官。”

先遣隊的通訊兵立刻神色肅然的敬禮,接過命令之後返身離去。

範鵬飛抬起頭來看著陰沉沉的天空,眉頭緊皺,聯軍方麵下達的命令不容置疑,定於2月18日發起全線進攻。

今天已經是2月12日了,距離全線進攻不足一周時間。

當地的牧羊人在氣候晴好的秋季,翻越這片山區需要三~四天時間,那是因為他們常年生活在這裏,熟悉山區地形。

放寬一點的話,在考慮到惡劣的冬季氣候因素,全軍翻越山區至少需要5天。

第五師作為全軍先遣隊,範鵬飛師長親自率領步兵107團作為全師先鋒,一路上開山辟路走在最前麵,以此激勵全師官兵奮勇向前。喵喵尒説

範鵬飛中校知道,繼續向前翻越十幾公裏的山路,就會出現一個麵積較大的山穀地帶,長約五六公裏,順著山穀底部還有一條奔湧的溪流,可以作為全軍部隊短暫駐紮的前進基地。

再往前去

就要翻越最為陡峭的阿卡蒙德山,當地人稱之為“朝聖者之山”,那是一座海拔1770多米的險峻山峰,也是整段路途中最危險的天然障礙。

這裏是寬約50多公裏,長150多公裏的克裏米亞山區一部分,位於克裏米亞島南端,橫亙在塞瓦斯托波爾與阿盧什塔地區之間,是兩地間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人跡罕至,山崖陡峭險峻,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英國人的部隊就是在翻越阿卡蒙德山時,忽然遭受到瓢潑大雨,山洪暴發,從而導致大量人員裝備被山洪吞噬,損失慘重,不得不無功而返。

如今,這座險峻的山峰橫亙在眼前,來自大唐王國的遠征軍無論如何也要踏平高山,翻越險峰,克服重重困難抵達既定的進攻出發地域,配合盟友擊敗頑抗的沙俄守軍。

想到這裏

範鵬飛中校眼中露出堅毅的神色,對著身後長長的隊伍,振臂高呼道;“弟兄們,再加把子力氣,翻越前麵的山峰下到穀地,大家就可以喘口氣了,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擋我們的5師繼續前進,第5師威武。”

“第5師威武!”

“有進無退,首戰用我。”

在師長的鼓舞下,107團的官兵們群情振奮的齊聲高喊,一個接一個從範鵬飛師長的麵前經過,踏上崎嶇的羊腸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