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倫敦態度
1855年3月11日
大唐王國《世界觀察家報》報道;
皇家太平洋聯合航運公司一支探險隊,近日登上荒蕪人際的新幾內亞島進行考察,發現這是一個無人認領的荒島。
依據源自於15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傳統,“誰先發現歸誰”原則,皇家太平洋聯合航運公司宣稱擁有對“新幾內亞島”所有權,並將於大唐王國成立十周年盛大慶典前昔,將這座島嶼作為一項具備特殊意義的禮物敬獻給大唐王室……
這一報道很快引起了嗅覺靈敏的英國《泰晤士報》轉載,在評論中酸溜溜的說道;“在世界地理大發現的進程中,唐國人趕上了末班車。”
當今歐洲主流輿論的焦點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突然暴斃,皇太子亞曆山大登基繼位這件大事件中,史稱“亞曆山大二世”。
其帶給整個歐洲的震動巨大,所有人的眼睛都緊盯著東方,無暇關注這種小事兒。
一個荒島罷了,有啥稀奇的?
從15世紀至今,歐洲的英國,法國和西班牙探險者發現的荒島沒有200座也有一百幾十座了,
1768年
為了觀察金星淩日並算出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準確距離,英國斥巨資派遣天文學家查爾斯·格林前往先南太平洋考察,隨行的船長是著名的地理和人種學家詹姆斯·庫克。
庫克帶領的遠征隊奠定了英國占領並殖民南太平洋的基礎,占領了包括塔斯馬尼亞島在內的澳洲大陸廣大地域。在庫克抵達後不久,澳洲和塔斯馬尼亞島原著居民慘遭滅族。
3月18日
在一個簡潔而隆重的捐贈典禮過後,皇家太平洋聯合航運公司將新幾內亞島的主權敬獻給大唐王室,以此作為一份具備特殊意義的建國10周年禮物,表達對偉大君王的景仰之情。
國王李察出席了捐贈儀式,將這座島嶼正式命名為“天堂島”,並且對皇家太平洋聯合航運公司董事長李元慶大加褒獎,授予王國子爵爵位,以示殊榮。
這一消息在北美傳得沸沸揚揚,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主流報紙紛紛刊載,並且做出了不同的解讀。
《華盛頓郵報》以質疑的口吻指出,西班牙人在18世紀70年代就曾登上過該島,這個首先發現的含金量不足,恐值得商榷。
《紐約時報》則以“國王權杖上的璀璨明珠”為標題,重點報道了這個太平洋的地理新發現,稱;“新幾內亞島(天堂島)”是本世紀內最重大的地理發現之一,足以載入史冊。
從某種角度來看,《紐約時報》頗有些誇大其詞的意味,以此來博取歐洲人的眼球,可惜他們失算了。
如今的歐洲局勢風起雲湧,新登基的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招回了俄軍統帥緬希科夫親王,之以米哈依爾·戈爾恰科夫親王,後者在多瑙河戰役失敗後又得到新沙皇的重用。
沙俄帝國的每一時每一分鍾動向,都牽扯著歐洲人的敏感神經,鑒於其堪稱恐怖的軍事動員能力,沒人敢視若等閑。
米哈依爾·戈爾恰科夫親王素來以強硬的行事作風著稱,上任伊始就公然宣稱;
一定要將這場戰爭進行到底,勝利終將屬於偉大的沙皇陛下,沙俄方麵將會再次進行全國軍事動員,籌組一支規模達到160萬人的軍隊……
這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充斥著主流歐洲輿論,隔著整整遼闊的大西洋,來自北美的消息根本上不了台麵,一個浪花沒翻就被掃落到邊緣地帶,極少有人關注。
倫敦唐寧街
英國首相官邸
1855年2月5日剛剛上台組閣的英國首相帕麥斯頓勳爵氣色很不錯,他嘴上叼著一支雪茄,兩隻手的大拇指插在燕尾服夾克的袋子裏,躊躇滿誌的在辦公室裏走了幾步。
開口說道;“夥計們,我們幹的不錯,沙皇亞曆山大不會在克裏米亞與聯軍死磕到底,這不符合俄國的根本利益,外交大臣帕辛頓爵士,應該有新的消息和你們分享。”
作為足以影響世界走向的決策者,倫敦消息渠道的來源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能夠獲知很多大眾無法知曉的隱秘消息。
說到這裏,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內閣幾位幕僚重臣和內閣秘書施密特-皮爾斯都在首相辦公室裏,或坐或站,喝著咖啡,抽著雪茄,心情顯得比較輕鬆。
新任外交大臣帕辛頓神態優雅的做了一個撫胸禮,以高傲而自信的倫敦腔說道;“遭受到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的慘敗,再加上沙皇暴斃,內憂外患,俄國人撐不住了。亞曆山大二世上台以後,發現他自己接手的就是個爛攤子,他現在麵臨的局勢眾叛親離,財政遭遇重大危機。所以授權在維也納的沙俄大使亞曆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嚐試開啟和談進程,我們在維也納的外交人員已經與俄國人開始談判。先生們,我們即將收獲勝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