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大餡餅
“寒風”級蒸汽鐵甲護衛艦發展計劃,是海軍提出的“固海”計劃中的一部分,最早源於1850年,後期經過多次圖紙修改論證,最終於1853年獲得陛下許可,進入實質建設階段。
在海軍的“固海”計劃之外,又提出了發展一級3500~4000噸大型蒸汽鐵甲護衛艦的計劃,結果方案剛剛提出,就被陛下毫不猶豫的否了。
隻是撥出專款,對該級艦的設計反複打磨,論證,令其針對海軍使用蒸汽鐵甲戰艦的現狀,發展出新的設計方案。
迄今為止
已經有5種設計方案靜靜的躺在海軍預算辦公室裏,隨著時間的推移,海軍方麵是用蒸汽鐵甲戰艦的經驗不斷積累,新的需求和缺陷頻出,極大的影響到新艦艇的設計方案。
李察不著急,一款優秀的3500噸至4000噸的蒸汽鐵甲艦,一旦設計定型,至少應該能夠用到本世紀末,也就是近40年的服役期。
不誇張的說
這一級艦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會作為大唐王國的海軍主力,那麼慎重再慎重,論證再論證,優化再優化就成為必要的環節。
根據需求;
新一級蒸汽鐵甲艦必須具備大航程,也就是不低於5000海裏航程,單航次可以從巴拿馬直達天堂島,中途不需要燃料補給。
至於艦炮火力和裝甲,全都要服從排位第一大航程的需求,主艦炮可以少一些,火力弱一些,裝甲覆蓋麵也可以少一些,薄一些,一切為大航程需求讓位。
與此同時
戰艦適航性和居住性也是關注的焦點,在廣闊太平洋海麵上遊弋巡邏,長時間執行任務,戰艦官兵擁有一個較好的住艙環境,能夠長時間的保持較高的戰鬥水平,是大唐王國海軍的現實需求。
有點扯遠了……
以現在大唐王國的經濟實力,沒有足夠的軍事預算,能同時發展陸軍和海軍兩大軍種。
發展海軍艦艇向來就是吞金獸,一艘“寒風”級二型鐵甲護衛艦,造價已經超過10萬元,幾乎相當於一整個步兵團武器裝備費,這可不是小錢。
3500~4000噸新型蒸汽鐵甲戰艦,造價接近一個步兵師武器裝備費用。
在7~8年內,李察不會考慮發展一型3500噸級主力蒸汽鐵甲戰艦,海軍大概率就是在“寒風”三型,“寒風”四型這樣級別的鐵甲護衛艦上不斷改進。
每年開工建造兩艘艦,建成和服役1~2艘艦,撐死了也就這樣,從而騰出更多的資金用於戰略收儲,用於民兵訓練,用於發展陸軍裝備。
最起碼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前,大唐王國不會把軍事發展重心由陸軍轉移到海軍上來。
這年頭扶桑依然在閉關鎖國,原本曆史上的“黑船事件”並沒有出現,李察無意打破這種平靜的局麵,就讓扶桑島繼續坐井觀天好了。
但這種局麵,估計維持不了多久。
身處於這個時代,李察擁有便捷的信息渠道,他清楚的了解在扶桑打開國門之前,內部其實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
無數的華人移民踏上北美尋求實踐發財夢想,大唐王國被稱為“希望之國”,“金色之國”“夢想之國”,在扶桑島上層有識之士中已不是秘密,充滿了各種羨慕嫉妒恨。
此時,扶桑國內部呼籲改革的聲音越來越高漲,很多極具危機感的扶桑人士認為改革迫在眉睫,“明治維新”舉措在孕育中,需要的隻是一個引爆點。
在原本曆史上
黑船事件隻是催化劑,可以讓扶桑改革推展得更加順利,隨之而來的“明治維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黑船事件”開啟了影響深遠的“明治維新”運動,對扶桑島國而言,這場改革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與之相似的華夏變法,無論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清末憲政改革,它們最終卻都是以失敗告終。
曆史就像一麵鏡子,東亞地區一正一反這兩個事例,反映出主動擁抱改革和被動接受改革形成的不同結果。
現階段
李察不會主動去揭這個蓋子,而是任由扶桑國繼續閉關鎖國,至於什麼時候引爆主動改革運動,他也不知道,更不關心。
回到大殿裏
就這幾日在夏威夷島視察的情況,隨行大臣們各抒己見,發表看法,意見的碰撞火花產生不少好想法,今後將一一的落實在該地區的發展中。
此次的禦前會議,李察聽得多說得少,偶爾嘉勉幾句,眾大臣們就討論的更來勁兒,都想在陛下麵前露一手,抖個機靈。
內政部大臣蓋望山說道;“啟奏陛下,這些日子以來,微臣跟隨聖駕視察夏威夷島和瓦胡島諸城鎮,可以看出城鎮建設和拓荒墾地大有奇效。城鎮中建築林立,規劃有序,城郊外田地廣袤,溝渠縱橫,發展的確實很有章法。在當地城鎮中基本上看不到土著人口,但據我所知;很多當地土著人口都隱藏在甘蔗種植園和偏僻牧場中,數量高達十萬人,這個隱患必須要引起重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