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發電機和電燈(1 / 2)

幾日後

加利福利亞大學,電能應用實驗室

這座大唐王國規模最大,科研水平最高,課程設置最全的綜合性大學,也是當今世界研發水平最高的頂尖大學之一,國王陛下每隔兩三個月都會要來視察一遍,與高水平的學者教授探討科技前沿的發展問題。

在去過材料應用實驗室之後,國王陛下來到了這裏,聽取關於電能應用設備研發的相關彙報,顯得相當重視。

第1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動力應用為標誌的生產力大解放,那麼第2次工業革命就是以電氣化工為代表的科技百花齊放,這在19世紀中葉已經產生了萌芽,正在為厚積薄發積蓄力量。

大唐王國當然不能錯過這個科技浪潮,而且要引領世界電氣化工業革命,不斷投入資金研發,取得了豐碩成果。

自從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弟發現電磁感應定律以來,世界各國頂尖科學家都致力於電磁學領域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當前,這一前沿領域主要有兩個研發方向;一個是發電機成套設備和輸電設備。一個是電能應用方麵。

在發電機成套設備研製領域,1832年,法國科學家皮克希應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了最初的發電機。

最初的發電機設備比較笨重,它的原動力是人力,難以靠提高轉速來獲得大功率的電流。

1833年至1835年間,薩史斯頓和克拉克等人相繼發明了旋轉線圈電樞、靜止磁鐵結構等新裝置,這些新裝置的引入,使發電機的運轉設備大大減輕,從而提高了發電機的轉速。

大唐王國電能應用實驗室的研發成果,是由德裔科學家西門子對發電機進行了重大改進,製成了電磁鐵式發電機。喵喵尒説

電磁鐵式發電機是用電磁鐵代替永久磁鐵,使磁力增強,能產生皮克希的發電機所遠不能相比的強大電流,具備了現實的推廣應用能力。

在西門子發電機改進期間,意大利物理學家帕其努替發明了環狀發電機電樞。這種電樞是以在鐵環上繞線圈代替在鐵芯棒上繞製的線圈,從而提高了發電機的效率。

受此啟發

西門子利用了帕其努替的環狀發電機電樞,於1858年末製成了性能優良的發電機組,這款發電機性能優良,已經具備了後市發電機的主要特征,開始在工廠、礦山等領域推廣應用。

隨後不久,由王國基金,加利福尼亞大學,政府科技基金和教授西門子分別持股60%,18%,15%,7%比例成立西門子電器設備公司,專門用於生產研發並推廣發電機成套設備和輸電設備。

在該領域

大唐王國已經走在了前麵,而德裔科學家西門子先生,也就是原來曆史上那位德國工業界赫赫有名的西門子先生,因為受到大唐王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高薪聘請遠渡重洋來到這裏發展事業。….在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方麵,加利福尼亞已經形成了空前寬鬆優握的環境,形成了以各大院校實驗室為核心的頂尖創新力量,在世界範圍內卓有聲望,被譽為“科學穀”。

無論來自哪個國家的專家教授,隻要有真才實學,在這裏都能受到尊重和高薪聘請,教書育人也好,開展科學研究也好,申請專利也好,舉辦科學講座也好都十分便捷。

去年在加利福尼亞舉辦的世界科學大會,就吸引了很多歐洲科學家留在了這個陽光明媚的美麗海濱城市發展,使長安城的名氣越發大了起來。

僅這幾年

加省理工學院,北美石油化工學院,皇家醫科大學,加省師範學院等一係列高等院校紛紛建立,進一步充實了長安科技界力量,營造出更加濃厚的研發氛圍。

第2個研究方向,電能應用領域主要是電燈。

電燈是通過電能而發光發熱的照明源,世界上第1個白熾燈由亨利·戈培爾發明(愛迪生實際上是找到了合適的材料,即發明了實用性強的白熾燈,而燈泡早在1854年就出現了)。

電燈泡準確技術名稱為“白熾燈”,電燈泡外圍由玻璃製造,把燈絲保持在真空,或低壓的惰性氣體之下,作用是防止燈絲在高溫之下氧化。

現在的研發難題是;

白熾燈的燈絲壽命較短,隻有平均400個小時,距離推廣應用還有些許差距。

“既然找不到適合應用於燈絲的材料,那麼就廣泛試驗。”這種小事李察也不想開金手指,直接大手一揮使用鈔能力,轉過讓對大學校長吩咐道;

“由實驗室列一個表格,將有可能應用到燈絲的各種耐高溫材料列出來,一一試驗,學校裏有那麼多的大學生,通過發放補助的方式招聘一些研發助手,盡快搞定這個項目。以後這種簡單重複的大量實驗,都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讓科學家們騰出手來去做更重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