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誰還沒個追求啊?(1 / 2)

第352章誰還沒個追求啊?

首相柳賢君談了一會兒,便神色恭敬的告辭離去。他的事務非常繁忙,這兩天便要乘坐火車專列返回帝都長安,去解決一係列繁瑣的政府事務。

有這個大號擋箭牌,李察當真輕鬆了許多。

讓他擺脫繁瑣的政府事務,可以把注意力聚焦到當前的北美戰爭重要事務上來,眼下就有兩個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個是科羅拉多兵團即將發動的辛辛那提戰役,另一個是美聯盟國方麵剛剛提出的請求,希望能夠將俘虜的12.3萬北方軍轉交給他們,補充到現有急缺的兵力中去。

首先說第1個問題,即科羅拉多兵團準備許久的辛辛那提戰役。

由於王國的後勤條件所限,重要的北方鐵路還沒有建成使用,當前鐵路運輸可無法支撐超過55萬兵團同時發起大規模戰役。

所以,由北方兵團率先發起底特律戰役,在奠定勝局之後全軍進入休整,然後,再循序漸進的發動攻城戰役。

在北方戰事落幕後

南方的科羅拉多兵團將會發起新一輪辛辛那提戰役,而軍事運輸的重點將轉向南方,以保障戰役的順利進行。

辛辛那提是美國中部俄亥俄州西南端重要工業城市和河港,也是美聯邦合眾國(北方)苦心經營的要塞型城市,壁壘森嚴。

其位於俄亥俄河向北大彎的頂端北岸,是俄亥俄、肯塔基和印第安納3州交界處附近,為了防禦大唐王國的嚴重威脅,美利堅合眾國(北方)斥巨資在辛辛那提建造了一係列防禦要塞,力圖將其打造成中部的鋼鐵壁壘。

辛辛那提市區麵積202平方公裏,人口26萬,城市坐落在三麵為丘陵環抱的平坦盆地中,大、小邁阿密河和俄亥俄河3河在此彙合。喵喵尒説

辛辛那提1788年首批歐洲人來此定居,1819年建市,1827年後隨著邁阿密運河和俄亥俄河-伊利湖河先後建成,逐漸成為美國中西部主要河港和商業中心,

又因鐵路的興建,城市規模迅速發展,成為美國中西部較早興起的工業城市之一。這裏因為交通便利,每年生豬交易量巨大,因而又有“豬都”之稱。

辛辛納提特有的地理環境,使得其市區集中在小山穀和周圍的山坡上,因此具備要塞型城市的優越環境。

美國人沿著山穀地形建立眾多的要塞和防禦高牆,沿著邁阿密運河和伊利湖設立永備防禦工事和大型炮台,將整個城市要塞化,成為底特律~辛辛那提防線上的另外一個堅固支柱。

如果說底特律戰役是第二階段的落幕戰,那麼辛辛那提戰役就是開啟大唐王國第三階段攻勢的揭幕戰。

辛辛那提如今駐有17萬美軍,隨著形勢的變化還可能迅速增加兵力,是另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李察考慮片刻,決定暫時不批準科羅拉多兵團預定於1861年1月16日發起的戰役,稍作延後處理。

戰役發起日期距今隻有一個月,還是太倉促了。

作為一國之主,李察不會站在科羅拉多兵團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是站在整個北美局勢之巔峰,冷眼旁觀世界風雲。

大唐王國在第二階段戰爭行動中,鯨吞了美利堅合眾國中部七州廣袤土地,大小城市數十座,鄉鎮數百個,需要時間好好的實施“騰籠換鳥”政策,將肥美的勝利果實徹底消化掉。

從另一個方麵來看,適當延緩戰爭進程,有利於美國南北雙方更多的耗盡人口和資源,更有利於大唐王國在戰後主導北美局勢,通過金融和貿易手段滲透並控製這兩個國家。

綜上所述

李察認為戰爭再持續大半年至一年較為妥當,稍微延長一段時間亦可,早早的結束戰爭反而不利。

由於中部大片肥沃的農牧業土地被大唐王國占據,傳統的農業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伊利諾伊州和密蘇裏州皆處於軍事占領之下,已經不可能向北方政府大量供應農牧產品。

數月以來,如今的美利堅合眾國(北方)已經出現嚴重的糧食供應困難問題,饑荒在一些中小城市蔓延,很多城市平民死於饑餓和動蕩的犯罪行為。

英屬加拿大並沒有能力供應一個1200萬人口國家的糧食所需,由於大量美國人逃難進入加拿大,其本身糧食供應壓力也隨之增大,提供給美利堅合眾國(北方)糧食援助急劇減少。

一場規模空前的糧食危機正在醞釀中,很快將遍及美利堅合眾國全境,從而導致人口劇減,民不聊生。

這種讓李察感覺遺憾的局麵,隻能說是戰爭的副作用了。

第2個就是關於南方聯盟國請求轉移12.3萬白人俘虜的問題。

李察考慮後決定;

轉移可以轉移一些,畢竟是盟友嘛,但數量不可能超過一半。

這是因為芝加哥會戰後,北方兵團各軍都配屬的一個白人仆從師傷亡最嚴重,五個軍就有五個白人仆從師,這全都需要大量補充兵源,隻有從這些白人俘虜中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