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北美和平條約》(1 / 2)

第372章《北美和平條約》

“不行,美利堅聯邦政府必須無條件投降,並承擔率先挑起戰火而引發的一切嚴重後果,聯軍方麵不接受任何帶有前提的投降,而是要贏得一場毫無質疑、徹頭徹尾的戰爭勝利。”大唐帝國皇帝李察態度極其強硬的一口回絕了。

他心中還頗為有些遺憾;

粗略估計,美聯邦政府(北方)人口已經被壓到千萬以下,大概在900萬出點頭的樣子,若再經過一場嚴重的春荒,饑餓浪潮的大規模爆發至少還要死上大幾十萬人。

這都是少說的了,因為美利堅聯邦合眾國現在是老的老,幼的幼,婦女能頂大半邊天,本身就是比較脆弱容易夭折的弱勢群體。

怎麼就撐不住了呢?

戰亂還必須持續啊,美利堅聯邦合眾國(北方)擁有紐約,費城這樣的超級大都市,發展的基礎還是非常牢固的。再加上這是典型的白人移民國家,戰後一年獲得數十上百萬的歐州移民不費勁兒。

還有逃難到加拿大的美國難民,很多人不適應加拿大一年中長達半年的酷寒季節,相當部分有可能回流。

有了勞動力,美國總體經濟恢複起來會很快,這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確立了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強硬立場之後,皇帝李察就把相關談判事宜交給內閣處理,在這一立場上,美利堅聯盟國無疑全力支持。

有了同文同種的美國南方頂在前麵,以英國為首的國際社會調停不會表現出偏頗的傾向,一切要以交戰雙方意願為主,以實力為主。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隻尊重強者,從不同情弱者。

李察指示皇室秘書處鄭源處長以“戰後深入控製並壓製美(北方)總體經濟”為重大課題,召集專家學者展開研討,製定一個行之有效的總體方略。

緊隨著北美戰爭形勢的變化,帝國最高層一紙禦旨發出;

從即日起,暫停招募大陸新兵訓練。

相關訓練營改為收容營,以收容青少年大陸難民為主,實施集中住校,集中教育,集中封閉式軍事管理為主,主要麵對9~15歲身體健康的華裔青少年難民。

相應撥款由皇室內務府支出,用途由軍事轉為慈善教育,相關的大部分軍事教官撤出,增加部分學校教師和保育員編製。

現有的47個訓練營縮編為15個,名稱改為“仁濟學校”,救助規模確定在年均10萬人次左右,即每個學校六至七千人規模,以交通方便的沿海城市為主。

由於在大陸撫育華裔孤童的成本較低,再加上遠洋移民的路途風險,基本上確定收容的大陸孤童經過幾年教育後,年滿15歲方可登上移民船向北美輸送。

現有大陸訓練營的約4.8萬名新兵,將會在訓練完畢後陸續輸送至北美,後續相應撥款暫停,以減少皇室軍事開支壓力。

這可是大筆的軍費淨投入,是時候縮減了。

新一年度

目前大唐帝國正在高速運轉的軍工行業將會逐漸降速,部分軍工產品訂單進入戰略儲備庫,後續化工炸藥,帳篷被服,軍工產品及槍炮製造廠訂單將會大幅削減,相關企業也會進行人員裁減,大幅降低產能。

好在大唐帝國正處於工業化深入發展時期,長安與洛杉磯化肥廠陸續落成,桃源化肥廠和金陵化肥廠也在火熱建設中,新的一年將會迎來農業生產的大爆發,對勞動力的需求依然旺盛,失業工人不愁找不到新的工作。

在總數近18萬人的新兵陸續補充到位以後,1862年伊始,新一輪的大規模傷殘和超期服役榮譽老兵退役複轉工作也正式展開。

約有近20萬退役老兵將會榮歸鄉裏,分到田地屋舍和白種女人,在銀行優惠貸款的幫助下開始新生活,填補美國中部大平原廣大被占領區城鎮的空白。

一般來說

以大唐帝國和軍隊對曾建立功勳退役老兵的優待,大多數人都能維持中小農場主的富足生活,有經濟條件的再娶一個華裔正妻為家族開枝散葉,過上美滋滋的和平富足生活。

而在北美和平協議正式簽署之後,大唐帝國用不著維持高達73萬軍隊規模,必然將會經曆大規模的官兵退役浪潮,去向自然是南方以蒙特雷,墨西哥為主的8個省,北方以密歇根省,伊利諾伊省,密蘇裏省,印第安納省為主的7個省。

如今大唐帝國與美利堅聯盟國(南方)換地方案正式確定;即以蒙特雷州交換肯塔基州。

肯塔基州是原中立州,在北方軍隊大舉入侵後轉變立場對南方先宣戰,在被大唐帝國攻陷後淪為棋子,作為交換被送入美利堅聯盟國(南方),換來了德克薩斯州以南的蒙特雷州(省)。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僵持後

1862年3月7日,美利堅聯邦合眾國終於放下了高傲的頭顱,承認無條件戰敗,承認美利堅聯盟國獨立合法性,全國上下從即日起放棄武裝抵抗,在國際調停下與戰勝國展開和平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