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法兩國皇帝在巴黎聖母院的一番密談,敲定了幾個重大問題,細數起來有這麼幾項;
一,唐法兩國在歐洲和世界熱點問題上保持緊密聯係,加強溝通,即便出現分歧,亦應以“求同存異”態度保持雙邊關係穩定,勿使多生波折。
二,兩國間建立外交大臣定期通信製度,增加穩定溝通渠道,實現內閣高層次的定期交流。
三,促成兩國間優勢產品的進口和關稅優惠,大唐帝國願意增加進口法國極具特色的紅酒,香水,高檔女士服裝,法式奶酪,機械和其他特色產品,法國願意增加進口煤油,柴油,重油及石油化工產品,武器,有軌電車,機械和爆炸品,加強雙方貿易聯係。
四,金融投資互利安排。
雙方同意加強留學,藝術,金融和投資領域合作,將由有關部門進一步洽商合作條款。
法蘭西眼饞大唐帝國在北美蓬勃興旺發展的金融行業和眾多的投資置業機會,大唐帝國同樣將法國看作是登陸歐洲市場的橋頭堡,未來前景光明。
簽署一份照顧到雙方利益的正式國際條約,符合雙方的利益,已經到了必須慎重考量的時候。WwW.com
五,法蘭西帝國對大唐帝國在南美洲的荒漠遠征行動表示理解和支持,大唐帝國對法蘭西國在北非,近東和中南半島的殖民行動表示理解和支持,兩國間互相開放港口和基礎設施,便利對方殖民行動。
六,對大唐帝國意欲入股蘇尹士運河舉動,法蘭西帝國表示理解和支持並將給予適當的便利。
七,對丹麥國王喬治一世的暴斃和希臘王位繼承問題,以及歐洲出現的抹黑大唐帝國形象暗流,兩國間將采取一致步調,致力於維護神聖皇權不可侵犯之目的。
兩國一致同意;
大英帝國皇室王子不應該出任希臘王國國王,這有悖於保持歐洲平衡的和平局麵。
關於這一點,其實是歐洲各王室的共識。
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三國的王室所出皇子,不應該擔任歐洲絕嗣王國國王,包括如今的希臘和保加利亞,也包括此前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上個世紀曆時14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就是因為法國皇室繼承了西班牙王位,從而導致英國不惜聯合半個歐洲國家,與法國人展開了長達14年血腥戰爭。
前世之師,殷鑒不遠。
拿破侖三世拉著大唐帝國公開重申了這一點,實際上看重大唐帝國在北美的地區霸主地位,經濟和軍事實力都不俗,足以令英國老忌憚。
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英國人並不在乎法國或者大唐帝國會危及自己的根本利益,但是卻害怕這兩個國家聯合起來,甚至再把其他國家拉入“反英同盟圈”。
大英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皇家海軍,稱霸七海。
….在必要時可以截斷法國,大唐帝國對外貿易路線,截斷這兩個國家對海外殖民地的有效統治,沉重的打擊其經濟和貿易,令其陷入嚴重的經濟倒退境況中。
反過來看
作為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也有能力鉗製英國,無論在歐洲,近東還是北非或者埃及,法蘭西帝國都有很多牌可以打。
大唐帝國同樣如此,近在遲尺的加拿大就是英國老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是不可承受之痛。
英國在北美300多年的殖民努力,在大唐帝國崛起後幾乎瓦解了大半,但那是美國這個逆子的家事兒了,英國老懶得去管。
英國對美國這塊前英屬殖民地的感情很複雜,又愛又恨又各種看不慣,尤其是自由民主的異端邪說橫行,桀驁不馴,對宗主國也動槍動刀的鬧獨立,簡直翻了天了!
但加拿大不同,加拿大是大英帝國孝順的親兒子,從來沒做過任何忤逆英國的事兒。
在大唐帝國的鋒利刀鋒下,英國人真得三思而後行。
若是兩強聯合,勢必會對英國造成極大的困擾,這可不是1+1=2的事,而是嚴峻的全球性挑戰。
大唐帝國與法蘭西帝國緊密合作的7項聲明,剛剛公開發布不久,英國駐法公使就找上門來,要求麵見外交大臣羅奉先,並且希望覲見大唐帝國皇帝陛下。
其目的;就是為了確認大唐帝國外交政策是否有重大變化?
“人走了嗎?”
陽光明媚,李察正在庭院裏逗弄著紅中,發財,白皮幾頭猛獸,看見外交大臣羅奉先子爵從外麵進來,便隨口問了一句。
在針對英國外交政策上,確實要以照顧英國利益為核心,因為大唐帝國在歐洲和近東,北非,印度次大陸以及中南半島幾乎沒有涉足,很少存在雙方利益衝突的事情。
但大唐帝國也不是事事都慣著英國老,無條件的跟著英國老的指揮棒轉。
在一些問題上不時的唱些反調,反而能夠凸顯出大唐帝國的份量,這就是相處之道了。
例如在英屬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公民自決問題上,多倫多運河過境費率問題上,中美洲三小國問題上,這些都屬於大英帝國的邊緣利益,但卻是大唐帝國的核心利益,丁點兒都不能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