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條件(1 / 2)

“大殿下,若桃娘子來了。”何姑姑示意自己和她一塊拜見這位大殿下。

“起來吧。”桓儇含笑看著李若桃,語氣柔和,“白月,去給若桃娘子搬個墊子來。”

聽得這有些熟悉的聲音,李若桃抬起頭正好迎上桓儇溫和的目光。她眼中浮現出詫異,這位被稱作大殿下的人居然會是她昨天見過的鸞娘子。她嘴唇微微有些顫抖,仿佛是有些激動到不知道該如何言語。

“若桃,那日本宮隱瞞身份實屬無奈。希望你不要對此心懷芥蒂。”說這話的時候桓儇麵上浮著溫和笑意,一如那日初見時那般和善。

李若桃聞言連忙折膝跪下去,“民女不敢。倒是那日民女口無遮攔,妄議朝事。還望大殿下恕罪。”

“那算什麼妄議朝事。許多事情未曾明朗,你有怨言本宮也能理解。”桓儇持著銀勺攪動著雞湯,桓儇垂下眸,“隻不過本宮好奇當初李縣令接究竟接到了什麼樣的旨意,能讓他不惜斷送仕途得罪上司。”

“您不知道麼?”

“本宮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在京中。對京中所發生的大小事務並不知曉,何況是聖旨。”

她這話說得不假。自從她被貶到洛陽直到後來回到長安再前往皇陵,這幾年時光她的確沒有怎麼插手京中事務,更別說探聽到成帝所下的旨意。但是她知曉以皇兄的心性,是如何都不可能下這樣的旨意。

斂了飄忽的思緒,桓儇麵上仍舊保持著溫和笑意,“不過本宮可以向你保證,昭帝是不會下這樣的旨意。”

“民女不懂朝政。隻記得亡父當年是因為覺得朝廷下旨要改稻為桑過於蠻橫,不肯遵從上司的命令。”李若桃思索一番,方才答話。

改稻為桑二字入耳,桓儇赫然抬眸詫異地看著李若桃。她總覺得自己在哪裏聽過這四個字,這四個字無論怎麼看都是舉足輕重。對於朝廷以至於天下百姓來說,無論是農還桑都是缺一不可。揚州富庶是因其刺繡而出名,益州富庶得益於其巧奪天工的蜀繡。

蜀繡精美絕倫,為長安貴女所好。無論是宮中女眷還是長安各家都喜歡以蜀繡製衣。前些年她生辰的時候,裴重熙親自從長安來皇陵尋她,還給她帶了好幾批蜀繡過來,說是覺得這好看很適合她。不過她當時打著在皇陵為母祈福的名義,將此物一直擱在箱中。

如今聽李若桃這麼一提,她才想起來還有這麼一樁舊事。

“光你父親一個人抗爭隻怕沒用吧?劍南大大小小的官員難道都能同你父親一樣,去違抗命令麼?”話止桓儇揮手示意白月將膳食撤下,隻留了徐姑姑一人在殿內伺候。

“如您所言父親的確有意帶人阻止此事,但是力爭無果。原本相熟的同僚也紛紛勸父親擺手,父親見此隻得辭官歸隱。”說著李若桃起身折膝跪在地上,重重地朝著桓儇叩首三下,“大殿下,民女不知朝局如何變化。隻希望您念著百姓的份上,為父親申冤,還父親一個公道。”

聞言桓儇沒有做聲,反倒是凝眸審視著跪在地上的李若桃。若有所思地屈指叩擊著麵前的案幾,纖細的手指上染了一點殷紅,更顯得她肌膚如雪。半響桓儇停下手中的動作,走到了李若桃跟前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