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虎豹騎,劉浪便想起了其餘幾支名震三國的精銳兵種,稱其為三國時期的特種部隊倒也不為過。
要是從知名度來論,最具盛名的便是原時空呂布麾下大將高順統領的陷陣營。
雖說高順並未被列入八健將當中,但在當時高順的名聲和威望比張遼要高,若不是高順選擇了寧死不降,張遼他倆誰的名聲大還真說不準。
“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三國之》。
其大意為高順所領陷陣營建製七百有餘,對外號稱千人,盔甲兵刃皆是上乘,作戰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三國誌》敘事風格從簡,其作者陳壽一向惜墨如金。
即使是曹魏諸將、蜀漢諸將、東吳諸都督都不曾獲得單獨立傳的機會,可陳壽卻是將高順和陷陣營都給寫了進去,並對其冠以“每所攻擊,無不破者”的說明,陷陣營的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
……
但陷陣營的威名隻存在於三國早期,與其活躍時段差不多的還有一支精兵,喚作白馬義從。
關於白馬義從的記載如下:
“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
“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
“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
簡單來說,公孫瓚帶著白馬義從把烏桓給欺負的夠嗆,想報仇但卻報不成的烏桓隻好弄了副公孫瓚的畫像拿箭射著解氣。
其中雖有烏桓戰鬥力低下的緣故,但白馬義從的硬實力亦是不容忽視的。
從兵種上來論,白馬義從屬於機動性較強的輕騎兵,以刀弓作為常備武器,具有極強的機動性和速度優勢。m.X520xs.Com
白馬義從倒也沒愧對了這“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的口號,界橋一戰,鞠義幾乎將白馬義從屠盡,但其中鮮有逃竄畏戰者。
輕騎兵的兵種對步兵和無協防的重騎兵較為克製,對裝備普通、軍紀散漫的步卒更是具有壓倒性優勢。
但自古以來萬物便相生相克,白馬義從亦是無法免俗。
弓弩兵對輕騎兵來說是難以抹去的噩夢,尤其是先登死士這種重裝弩兵。
故此界橋一戰,白馬義從幾乎死傷殆盡,公孫瓚铩羽而歸。
在當前時空,公孫瓚基本已經告別了白馬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