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神聖之心(卷終)(2 / 2)

然而這老道卻正是道教之祖,眾仙之師太上老君。

與佛陀廣施佛法、普度眾生截然相反,他常年在兜率天宮中參悟混元道果,除了偶爾為天帝煉製幾爐丹藥,為眾仙講解混元道果之外,從不參與世間之事。上一次與佛陀相見,也已是數萬年前之事了。

他明知便是推拒“老師”這個稱號,對方依然會堅持,也就坦然承受下來。入鄉隨俗,雙手合十,還了一禮,開口道:

“天帝見妖星出世,大劫開啟,正大宴群臣,共商討魔之事,特地命我來拜會世尊。”

佛陀微微頷,也接受了“世尊”的稱呼,會心一笑:“陛下他大概很快活吧!”

“快活極了,又將那一身熊皮取出來,整日披著在宮中亂走,卻不見了腰間那一柄劍。”太上老君搖頭苦笑,至於那一柄劍的下落,他自然心知肚明。

佛陀訝異的道:“不會還是當年涿鹿披那一張吧!”

太上老君繃著臉點點頭:“我特地起了一卦,還真是那一張。”

二人一起哈哈大笑,笑聲激蕩一樹菩提葉。

“那還真是耿耿於懷。”

“陛下總覺得前兩次大劫是勝之不武,怪你壞了他的好事。所以特命我傳一句話給你:天命難違,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

“明明都是老師的主意。”

“你若不為,我亦不為。”

“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我亦深負於人。不過請陛下放心,這一次,我必不再橫生枝節。”

憑他們的境界,任何一絲回憶,都不會隨著時光變得淡漠。每一次回想起來,都與身臨其境無異。從中感受到的情緒,也是常人的百萬倍。他們可以理解同情世人的無知與卑劣,世人卻無法理解他們的智慧與悲憫。

當然,天帝也好,佛陀也罷,亦有能力所限,無可奈何之事,以“天地為棋盤,眾生為棋子”的豪情,不過是凡人“皇帝用金扁擔”的妄想而已。

“天帝畢竟是伏羲氏的傳人呐!亢龍無悔。”

太上老君負手而立,也不知想起了什麼,恍惚之間,身形仿佛變得無比高大,與天相接,赫然淩駕於大道之上,從一個不可企及的高處俯瞰一切。再一眨眼,同時又確然隻是七尺之軀,一個滿身煙火氣的的老道而已。

極平凡而又極偉大,極柔弱而又極剛強,無所為而又無所不為,兩種截然相反的境界與感覺,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統一。

佛陀讚歎道:“老師更進一步了!老師若不來見我,我亦要去參見老師,再受一番教誨。”

“道無止境,玄微奧妙,難以名狀。可惜,你隻對世間眾生感興趣,看不到我所看到的一切。智慧對你而言,終歸隻是手段。如果你能將視線從眾生身上移開,與我一起觀察這個世界,所得到的智慧一定遠勝於此。”太上老君不勝遺憾的道。

“憑老師的智慧,自然不願拘泥於凡塵俗世。可是,我們亦是眾生之一,蓮花生於汙泥。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沒有眾生,世界亦無意義。隻要你我仍能理解眾生之苦,便不可能脫。”

“我從來辯不過你。”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不善不美,如我而已。”

默契之下,是曆經千百萬年也無法調和的分歧。

言語之間,天地大劫的進程轟然向前。(未完待續。)8

。您提供大神說夢者的大聖傳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