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龍禪唱(2 / 2)

她於佛學獨辟蹊徑,自有一番領悟。雖然理解大都還有些淺薄。但有時偶發妙語,卻會讓他感覺是在同一位前輩相談。

而這所謂的“淺薄”,也是與他這精修佛法數百年的菩提院首座相比,在天龍禪院的內門弟子中,怕無一人能與之比擬,心中唯有讚歎不已。

《朱顏白骨道》並非簡單的修行功法,更蘊含著一位佛門大能一生心血,相當於有一位菩薩做老師,於這浩瀚如海的佛經中,給她指出了一條道路。她以此為根基,廣涉佛法經書,再反過頭來修行《朱顏白骨道》,二者相輔相成,循序漸進。

與寂光禪師一番論發,亦覺得頗有收獲。不過這菩薩到底是白骨菩薩,所以,小安並不會真的將心中得到的領悟,告知於寂光禪師,否則他就不是嘉許讚賞,而是勃然大怒,直接施雷霆手段,滅了這個毀佛謗佛的逆徒。

小安大半心神並不在論法,而在念著李青山的安危,但她向來是麵無表情,言語反應機敏,就連寂光禪師都沒有察覺,他若知道小安隻是分出兩三分心思來應付他,不知會作何相反,是憤怒不滿,亦或是更加驚喜。

小安黝黑的瞳仁,古井不波,透過這雙眼眸,這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是一種仿佛透明的黑白顏色。濃鬱的檀香,輕薄而無味。寂光禪師嘴唇開合,口中吐出的精妙佛法,過耳即忘。晨鍾暮鼓也飄渺而遙遠。

這並非是她五官六識不夠靈敏,而是一種近乎佛家所雲的無色無相的境界。尋常佛門弟子,麵壁三年,能有這刹那感受,便可大徹大悟,修為大進,她卻時刻處於此中境界中。

咚!

一聲巨響,傳入小安的耳中,她驚喜的回過頭去,李青山踏入大雄寶殿中,與周圍的景物不同,他有著極為鮮明的色彩,古銅色的肌膚,炯炯有神的眼睛,響亮的笑聲打破沉寂。

李青山走到小安身旁,深深一拜:“在下李青山,拜見寂光禪師,小安得遇名師,今日一見禪師寶相莊嚴,果然是名不虛傳。”

寂光禪師沒有看李青山一眼,仿佛根本沒有這號人物,眼中隻有小安存在。身為天龍禪院的菩提院首座,即便是放在渡過二次天劫的修行者中,他可算得上實力高強。

不過此舉倒不是輕視李青山這個築基修士,而是其稟性如此,他遇到小安之前,他已修持了二十年閉口禪。

這閉口禪在禪宗中極為有名,意在放下言語執著。不過天龍禪院中傳聞,他修閉口禪根本不是為了修行,隻是單純的不願開口說話,浪費時間與人講經說法。

來者半日,同小安說的話,快要比在天龍禪院中十年都多,若讓菩提院的弟子知道,定驚訝的合不攏嘴吧,懷疑自己的師傅是不是被人假冒了。

不過很顯然,寂光禪師對於貿然闖入的李青山,並不是很待見。

覺心上前低聲勸道:“師弟你還是先出去吧!”

“昔年一念大師便我說與佛有緣,想聽聽寂光禪師的高深佛法,看我是不是真的有緣。”李青山衝小安微微一笑,兀自找了個蒲團盤膝坐下。

小安淺淺一笑,刹那芳華,讓殿中的眾多僧侶都微微一怔,有些修持不夠的,自然而然的便生出些色欲之心來。

寂光禪師眉頭一皺,他不知什麼“國色天香”,不由想起傳說中,佛祖於菩提樹下成佛之時,群魔前來阻撓,幻化天女惑亂佛心。

他未見過真正的天女,但她這一笑,恍惚淡去了身上佛性,從一個佛門天才變成了一個由魔所化的天女。這才第一次真正注意到她的容貌,轉念又覺得自己有些多心了,她終歸隻是個孩子,難免會有一念不淨。如果她真能一塵不染,反倒是不可思議,更像是魔了。

寂光禪師轉過形容枯槁的頭顱,眼眸恢複渾濁,終於落在了李青山臉上,古井不波的心中,陡然泛起一股波瀾。

他即是阻礙她修行的唯一阻礙!

“佛曰法不傳六耳,想聽我講經,不知施主你可有這個資格?”

不同於講經時的幹澀嗓音,寂光禪師的聲音忽然變得滾滾浩蕩,恢弘大氣,夾雜著一線龍吟,綿綿不絕,從天際垂落,直貫入李青山天靈。

李青山臉色一變,立刻收攏心神,神魂都隨之激蕩,身軀似有一股股電流通過。

“這便是天龍禪唱!?”(未完待續。。)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您提供大神說夢者的大聖傳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