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功一行人在巡察官的引領下,穿大街過小巷。奇怪的是,去的並不是律法司的方向,而是走向城外。
“這是去哪?”童大功問。
“到了便知。”巡察官道。
黃昏時分,華燈初上。
童大功仰頭望去,樓宇間夾著一條陰霾的天空,不知何時飄起了毛毛細雨。
路上又遇見另外一隊人,也是在巡察官的引領下向城外走去。
大家雖不算特別親近,也有一份同袍之情,相互打了個招呼,便親近談笑起來。
當一樣事物出現於天際,所有人都抬頭仰望,那是一道巨大的人影,背對著萬象城,屹立於雲霾之下。
正是李青山的雕像。
那個背影他們都很熟悉,不由回想起那一尊玄武軍神,心情莫名有些激昂。
隨著視野中的雕像逐漸變大,他們都已明白,那便是他們的目的地。隱約間猜到了什麼,心情漸漸變得沉重,紛紛沉默下來,就這麼沉悶的走在雨中,像是在生彼此的氣。
“與李青山劃清界限……”
一個叛徒的雕像豈可如此大張旗鼓的立在萬象城外。
萬象宗想要他們做的事,已經呼之欲出。
天色越來越暗,燈火越來越多,雨也愈下愈大。
城中悄悄起了一陣騷動,人流追隨著巡查官們的腳步湧到城外。
城門外的長橋上,已是站滿了人,等著看一場熱鬧,一行人需要分開人群才能通過,周遭的麵孔都冷漠而又興奮。
城外碼頭廣場上,律法司主冷淵負手而立,高高站在一頭巨獸身上,它形似一頭狼犬,但周身沒有毛發,而是布滿了層層疊疊的冰淩,散發著森森寒意,細雨一接近便紛紛化為霰雪。
巨獸趴伏在地,爪前是巡察、執法、判法、行刑四大曹署的人員。
李青山的雕像一動不動的屹立於海中,遙望著大海深處,任憑風吹浪打,對於身後發生的一切無知無覺。
“稟告師兄,童大功等人帶到,所有人皆已到齊!”
巡察官向冷淵行了一禮,冷淵並不理會,他便自覺回到巡察官的隊列中來。
百餘名軍士站在海岸邊上,一起仰望著李青山的雕像,從近處看來,這尊灰黑色的雕像顯得特別高大威武,他們曾不顧一切的追隨這個背影前行。
而如今,他們身後是律法司全體成員,再後麵是成千上萬的看客。
他們都是被律法司判定為與李青山有關係的人。
雖然軍中崇拜李青山的將士數不勝數,但律法司自不可能把幾十萬人都審察一遍。
這百餘名軍士都是在黑雲城之戰後,李青山重重賞賜過的,算是受過李青山的私恩。而且修為至少是渡過一次天劫的築基修士,達到了入門的最低標準,算是萬象宗的弟子,雖然隻是“侍者”“伴讀”這樣連弟子名分都沒有的最底層。
而“登堂”“入室”這樣的正式弟子,已經算是宗門內的中堅力量,在軍中擔當著“都尉”“大將”這樣的要職,要審察也是私底下審察,不會這般召之即來,命他們當眾與李青山劃清界限。
至於那些修為更低的普通軍士,無論如何狂熱崇拜李青山,都不足以影響大局,要改變李青山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並不困難,就算是死不悔改之徒,大勢之下,也隻能被裹挾著向前,哪怕敵人是李青山。
其實,李青山之所以會重賞他們,並不是想要施恩於人,僅僅是因為他們作戰勇猛,死不旋踵。許多人戰死不止三次,複生之後仍就追隨他的腳步前行。
沒有他們,李青山不可能打贏那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