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在拿材料的時候,沈馨突然出現在他身邊。
看到他拿了麵粉和豬油後,沈馨在旁邊故意挑唆道:“看起來你還是要做中式開酥?你既然那麼厲害,為什麼不試試西式的開酥呢?”
馮正看了看沈馨,然後很平靜反問:“我為什麼要嚐試西點開酥呢?”
沈馨被問得一愣,接著又開始繼續刺激馮正。
“你難道不懂得挑戰一下自己嗎?”
馮正依舊是很平靜說:“我不需要挑戰自己,我覺得我隻要把開酥做好,就能成功從初賽突圍了,何必非要去挑戰自己呢?”
沈馨又一次被說得啞口無言,尤其是馮正極度自信地說“他隻要把開酥做好就能突圍”,雖然是讓沈馨感到不爽,但她也是沒辦法去辯駁什麼。
畢竟馮正做的荷花酥還擺在那邊展示著。
可以說,從荷花酥來看,第一場的開酥比試,他簡直已經穩贏了。
但實際上,開酥無論是在中點還是西點中,都可以算是比較基礎的技術。
如果一位點心師連開酥都不會,那還真的是沒有資格成為點心師。
所以陳正峰定下的第一場比試開酥,算是對參賽者有一個初步的篩選了。
馮正沒有再跟沈馨說話,拿上自己需要的東西轉身走向自己的案台。
此時,現場不少人都已經開始進行了。
開酥自然首先還是要和水油麵,這是無論中式還是西式都需要的。
這一步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簡單來說,就是水、麵和油混合起來,然後把麵給揉的足夠光滑,並且能夠拉出延展性很好的麵皮就可以。
要說有什麼不同?
那就是通常中式是用豬油或者食用植物油。
西式更多是用黃油進行混合。
並且西式在混合黃油的時候,因為需要保證黃油混合時麵團內部溫度,可能會加入冰水去和麵,還會借助和麵機。
現場也已經是有不少點心師這樣去做了。
畢竟比賽規定不可以用開酥機,但是沒有說一定要手動和麵。
何況賽事方也給大家提供了和麵機。
所以很多人已經是開始在和麵機裏加入麵粉、水和黃油,開始用和麵機去把水油麵給和出來。
當然也有一些用中式的方式,是用豬油或者是植物油和麵,但他們也是用和麵機,為了節省自己的時間和力氣。
馮正把麵粉倒在案板上,然後用手在麵粉中間開窩。
接著按照比例在其中加入豬油和水,先是用水把豬油稍稍化開一些,接著再把麵粉向中間插拌進去,並且再逐漸把剩下的水加入其中。
接下來的過程是慢慢去揉麵,手法上也是要稍微輕一點,先讓水、油和麵粉抱成團。
等到抱成團後,馮正手上也是開始用力,還把麵團在案板上摔打。
碰,碰。
幾乎是在馮正摔打麵團同時,賽場裏響起了另一個摔打聲音。
他有些奇怪的扭頭去看。
剛好另一個摔打麵團的人也看向他。
兩個人對視一眼。
另一個摔打麵團的是劉誌鵬。
相互對視一眼後,馮正和劉誌鵬幾乎同時向對方點點頭。
然後兩人都回過頭去,開始繼續各自的摔打揉麵。
在摔打揉了一下後,稍微整整形之後,馮正把麵團先用保鮮膜給包上,然後放進案台下麵冰箱裏冷藏鬆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