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萊的父親把自己生活中的恐懼和艱難傳給了兒子。伊萊不斷取得成功,但每次他想享受一下自己辛苦勞動的成果時,聽到的都是父親的警告,最終發展成了心理疾病。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其實比起“慈母”,一個控製欲強大的“嚴父”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往往要麼是剝奪孩子自我表現和發表自我看法的機會,讓孩子產生“我不會”“我不行”“我不好”的心理,導致孩子產生自我懷疑,不自信;
要麼是過於威嚴,無形之中給孩子一種壓力,對父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有的人三十多歲,看起來像四十歲一樣,有的女人四十多歲,看起來還像三十歲一樣年輕。
“相由心生”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的內心所想,影響著對外界事物的看法,人的相貌,也受到心境的影響。
這種肉眼看到的年輕,絕對不是用化妝品和護膚品堆砌起來的年輕,用外物讓自己更加光鮮亮麗,結婚之後,兩個人的生活並不幸福,男人不求上進,兩個人也沒有感情基礎,一天說不到十句話。兩個人這樣湊合著過了兩年日子之後,她終於決定離婚了。
離婚之後,還要麵對家人的指責,旁人的流言蜚語,這些壓力,讓她喘不過氣來。
這是十分典型的由於痛苦所推動的改變,看似遵循了“誰痛苦誰改變”這一原則,但她在改變之後,生活依舊沒有好轉。
也許在外人眼中,她是一個勇敢的人,敢於結束自己不幸福的婚姻,但實際過得如何,隻有自己知道。
個人的攻擊性沒有釋放,一直被旁人帶來的痛苦推著改變,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該如何選擇,注定會麵對一地雞毛。
如果每次改變,都是積極向上、快樂的、發自內心的,這樣的生活才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岔路口。
在麵對不同道路的選擇時,也許是因為命運的推動,也許是發自內心快樂的選擇,也有可能,是因為痛苦才想要做出改變。
我們都知道“誰痛苦誰改變”這一心理學知識,但如果人生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改變,都是由痛苦來推動的,這樣的人生,又真的會幸福嗎?
從一個火坑跳入另外一個火坑,那麼人生,就是無止境的深淵。
舉個十分簡單的例子,一個女人到了適婚年齡,但是她還不想結婚。可扛不住家人催婚的壓力,就和有些人,衣著華麗高貴,他們非常注重穿衣打扮,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搭配什麼配飾,都會精心琢磨。甚至有的人,還會請來專業的顧問提出專業的意見。
在他們看來,衣服的這張名片,一定要講究。
的確,在很多個重大的場合,如重要的會議或者麵試等環節,衣服的確能夠決定最終的成敗。
因為衣服而失去了機會,則將遺憾萬分。
千萬不要小看外表的作用,當一個人的衣著打扮有品位,有追求,就說明這個人的生活是富足的,一切是蒸蒸日上的。喵喵尒説
畢竟,一個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的人,是沒有心思去考慮這些事的。
一身錦衣,折射了較高的生活水準,借用那句老話來說:沒有人會願意通過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那美好的內心。
這樣的人,他們交往的圈子也一定是富貴之人,衣著,是我們每天的必需品,衣服的作用,不僅是遮風擋雨,同時也是我們的一張名片。
你穿什麼樣的衣服,就會有怎樣的心境,也反映了為人處世的追求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