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第 26 章(2 / 3)

既然一時半會走不了了,與其困在國公府後院,倒不如試著打通互傳消息的渠道。

這幾日,她一直在聽隔岸冷武閣的動靜,但她沒聽到什麼,不過這至少說明,衛澤言成功出逃了。

衛澤言逃了,消息就有可能及時傳給虞城的哥哥。

她想起來有一次,袁王到虞城來巡查地時候,同哥哥提起往京城派去細作的事情。

說京城那般雜亂的地方,卻被詹司柏守得極嚴,但凡派去的細作,幾乎沒有能長久存活。

袁王為此,甚是惆悵地一番,還拉了哥哥喝酒。

俞姝想到這裏,不知怎麼就有些想笑。

她之前怎麼就沒往這方麵仔細想想呢?

如今她一時半會走不了了,倒不如做哥哥的細作。

畢竟她身份,倒也特殊的緊......

俞姝念及此,自進了國公府以來的壓抑,隻覺得瞬時變了。

薛薇走了進來,她讓薛薇撩起簾子,打開房門。

薛薇驚訝,“今日風大,姨娘著涼怎麼辦?”

她道不怕,“我隻想好生換一換這房中汙濁之氣。”

*

翌日,俞姝去了魏家。

她現在得了這樁差事,出門不在話下了。

鄭氏見俞姝來了,嚇了一大跳。

俞姝也把老夫人的意思簡單說了說,鄭氏眼裏含了淚水。

“這可多謝老夫人體恤了,也要麻煩韓姨娘操持,我兒本也不是惹是生非的人。”

俞姝讓她把具體的情形說來。

沈氏說和她兒子魏北海打架的人,叫做金易名,也是個商戶,在京城做珍珠生意。

金易名和魏北海並沒有什麼大的過節,但也認識,說起來,還是姻親。

沈氏道,“其實這金易名和我們家從前也有些姻親關係,隻是北海一向不喜他,與他關係不好罷了。”

她說魏北海和離了的妻子楚氏,就是金易名的表妹。

楚氏名喚楚遠書,是魏北海從小指腹為婚的妻子。

但兩人性情不和,成親前魏北海就不想履行這樁婚約,但後來還是在一起了,可惜六年沒有子嗣,最後還是和離。

沈氏說起前兒媳,甚是可惜,“遠書那孩子性情算得柔順,從前與北海也是兩小無猜,後來不知怎麼,兩人常常吵鬧,北海脾氣比以前大了許多,最後還要鬧到休妻。”

沈氏說家裏不同意,“楚家從前與我家有提攜之恩,休妻就是撕破臉麵了,但北海說什麼都不要她了,最後還是寫了和離書給她......那孩子也是命不好,父母早就沒了,跟著祖父母長大,我們怎麼好意思欺負人家?我現在心裏還過意不去。”

“那楚遠書和北海現在還有往來嗎?”

“自然是沒了。”沈氏道,“正因如此,我猜不明白,北海怎麼就跟遠書的表哥打起來了。”

她去問過魏北海,魏北海先說看那廝不順眼,後來金易名使了錢,讓衙門不放人,衙門審案的時候,北海就說是金易名賭錢,是因為偷了他們家的藥材,拿了當銀去賭錢。

但這事根本無法證實,他們家沒有發現有藥材丟失,而金易名也證明自己的藥材是從楚家得來的,根本不是偷的。

因著這個,金易名還狀告魏北海汙蔑,衙門打了魏北海十杖,更不放人了。

俞姝聽了這些無法判斷什麼,就同沈氏約了明日去牢裏看看魏北海再說。

她辭了沈氏要走,沈氏要送她一程,道,“反正我要去西大街上的鋪子吩咐些事情,也算順路,姨娘替我們忙碌,應該送一送的。”

俞姝聞言便點了頭,到了西大街的時候,俞姝問起了沈氏家的鋪子。

“家裏不如從前了,也就剩三家藥材鋪維持生計。西大街這家生意還算不錯,但北海出事之後,老爺無心打理了,隻好我來盯著些。”

俞姝瞧不見那家鋪子,聽沈氏形容,說是有兩間門麵,原有五六個小夥計。

“前幾日有兩個夥計,家裏出事回去了,我正讓掌櫃招人,要懂藥材的、還要伶俐會辦事的,不那麼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