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年,林驍一直在俞軍對戰戎奴的戰場。
起初他隻守一座城,但後來,幾乎整條邊線,都是他在守。
“五爺放心,屬下對那托尋還是有數的!”
有他這話,五爺沒什麼不放心。
他簡單交代了林驍幾句,也不敢再拖下去,靜悄悄出了城,轉身去了俞厲對戰朝廷的戰場。
*
一連馳馬幾日,急報接連不斷。
朝廷為了挽回尊嚴,用了重兵。
一向勢如破竹的俞軍,連連敗退,一座城池搖搖欲墜,就要被朝廷軍攻下了。
俞厲到來之後,軍心不免一震,俞厲立刻點兵點將。
“守在城中、坐以待斃,不是我俞軍的作風,就該同他們正麵迎戰!”
軍中聽聞自己的王說了此言,皆是震動,高呼威武。
可封林將俞厲拉去了一邊。
“王連著跑馬多時,又要作戰,身子如何吃得消?!不若歇兩日再說!”
俞厲低頭寡淡地笑了一聲,臉上是說不出的哀傷情緒。
“我哪敢歇呢?我一刻都不敢停下。不停下,就不會多想那些事,反而能獲得一時半刻的寧靜......”
話音落地,封林重重歎了口氣,不再多說了,隻擔憂地看了俞厲一眼。
當天晚上,俞軍主動出擊,繞到襲擊對麵朝廷後方的糧草。
朝廷的人哪裏想到俞厲親自來了,又以極快的速度突然出擊。
這一舉還真就被俞軍得手,朝廷的糧草被燒穿了天。
而俞軍在俞厲的帶領下快速撤離回城。
但是朝廷軍也不甘示弱,很快就發現帶兵的正是俞厲。
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誰人都懂,對麵的將領立刻全力出擊,準備拿下俞厲。
一旦俞厲身亡,俞地對於朝廷,仿佛探囊取物。
當年,定國公詹五爺就是擒賊擒王打敗了第一個造反的袁王,導致秦地散亂,朝廷趁機收複了大量失地。
朝廷的將領盯住了俞厲,說什麼都要將他拿下!
“所有朝廷將士聽命,殺死俞厲,咱們就大獲全勝,從此天下太平了!”
仿佛俞厲便是那禍國殃民的大罪人,隻要殺死了他,一切歸於太平。
可朝廷的腐朽已經不是俞厲的問題了,可朝廷的將士們卻在這話裏,卻想不了這麼多了!
似洪水一般,奔騰著朝著俞厲所領的軍隊呼嘯而去。
......
如浪潮般的兵將,一浪蓋過一浪地撲過來。
俞軍起初還能招架,到了後麵,也已經乏力了。
俞厲自不會讓手下兵將隻為自己送死,親自出擊與朝廷軍對戰。
但勝利是一時的,朝廷軍卻仿佛擋不住的洪水,沒完沒了地衝擊而來。
日頭昏黃被遮擋在烏雲之後,整個天空都呈現出暗淡的顏色,仿佛黃沙漫了過來,遮天蔽日地將天地籠罩。
除了廝殺,還是廝殺。
敵軍一浪接著一浪地撲過來,可俞軍似浪中的堤壩搖搖欲墜越。
殺到了後麵,每個人都殺疲了,甚至不知道揮刀去砍什麼。
俞厲亦疲了,從心到身徹底地披了。
他被圍在一片土丘之間。
不遠處的敵軍糧草煙火衝天,他們燒得了糧草,卻保不住自己的命。
俞厲立於馬上,立於土丘之上,而他的馬下堆滿了人。
有對麵拚命殺來的官兵,也有自己同袍的兄弟。
屍首堆成了山。
敵人越來越多,兄弟越來越少。
連封林都被擊退到了一旁,隻剩下俞厲一人了。喵喵尒説
俞厲舉刀繼續砍殺,絕不做舉手投降之輩!
但天地之間也隻剩下他自己。
沒有兄弟,也沒有妻兒,沒有一切,隻剩下他一個人不停地一刀一刀砍向殺不完的敵人。
或許,這就是他最後的歸宿了。
如此也好......
當對麵不知誰人的一刀看過來時,俞厲終於到了避閃不及的瞬間。
他渾身早已傷痕無數,隻是強撐著一口不服輸的氣罷了。
而對麵那一刀淬滿了力道,隻要一刀下去,俞厲立刻身首異處。
或許早有預期,俞厲已經沒有了驚恐,隻等待這宿命的一刀。
可就在此時,有破風聲傳來!
有人三箭齊發,從俞厲身側而來,擦過俞厲,三箭齊齊射在了朝著俞厲揚起刀的人身上。
一瞬之間,此人連同手裏的刀,直接被擊退,重重跌下了俞厲腳下的屍山。
俞厲轉頭看過去,看到了神兵天降的人。
與此同時,朝廷兵也都看了過去。
他們都聽聞了定國公詹五爺轉投俞厲的消息。
那消息傳播開來的時候,人人都恍惚了。
定國公不是執掌天下兵馬,平反王、定天下的第一忠臣嗎?
怎麼會轉而投奔了俞厲?!
消息令他們發懵,但國公爺對的是戎奴不是朝廷,還讓他們鬆了口氣。
可現在,他們親眼看到了飛馬而至的男人!
看到他身上的戰甲和頭頂紅纓,看到他握在手中的□□,和轉頭對準他們的三箭。
國公爺最終,也要把矛頭對準他們了嗎?
有些曾經目睹過國公英姿的士兵,都愣在了原地;有些曾追隨過國公作戰的將領,都無法繼續發號施令;甚至火炮冷兵之聲,都在此刻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