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營經過兩個多月的發展已經初步成型,呂布軍各個部隊及各地官府都已經開始使用信鴿來傳遞。
當然信息傳送點都是嚴格保密的,傳送人員都是由信鴿營直接派出,以確保信息的準確和真實。
甚至就連甄薑在各地的產業也開始使用信鴿傳遞各種消息,隨著商業的發展,呂布在各地的信息網也越來越寬廣。
而與此同時,軍事學院在呂布的重視下,得到了快速地發展。
為了提高將士們各方麵的能力,呂布命令麾下的大將們在軍事學院掛名導師,教授武藝,就連呂布有時候都親自前往軍事學院教學。
如今呂布麾下各軍將士都已進入過軍事學院學習,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步兵方麵,呂布將步兵分為各式軍種,包括刀兵、槍兵、戟兵、弓兵等等,分別由在不同兵種上擅長的大將進行訓練。
兩個月後,士兵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比未進過軍事學院的士兵,戰力至少提升了一倍有餘,而且還在不斷的提升。
特別是陷陣營,如今已經成為了步兵中的標杆,營中將士皆是全能型的選手,手持長槍大盾,腰挎短刀,身後背著長弓以及三支標槍。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士兵還可以維持和普通士兵一樣的機動能力,不得不說,高順練兵的確有一套。
騎兵營在配備了新裝備之後,又經過這兩個月的訓練更加的強悍。
甚至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以現在騎兵營的戰力,一個騎兵都可以抵得上過去的十個了。
過去的騎兵主要是靠輕騎遊走和馬匹衝鋒造成的壓迫感來製敵,而隨著馬鞍和馬蹬的出現,這種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騎兵可以更加的靈活,士兵雙手解放出來了,也可以使用更強的力量,呂布在騎兵的運用上也變得多樣起來。
呂布將騎兵分為輕騎兵和重騎兵。
自從有了大量的鐵礦,以及煉鋼技術後,呂布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打造裝備。
首先是打造了一個營的重騎兵部隊,士兵及馬匹全身鎧甲,刀槍不入,手持三米長槍,衝鋒陷陣,堪比陸地坦克。
當然由於裝備的沉重,重騎兵營一人三馬,呂布還為重騎兵營配備了一個後勤營,專門用來照看馬匹和運輸裝備。
輕騎兵營則分為槍兵營和弓騎兵營。槍兵營的槍法都是從軍事學院學習而來,而弓騎兵的弓法則是呂布親自教授,輕騎兵營的戰鬥力也同樣不凡。
就在呂布忙於軍政改革之時,遠在大漢首都的洛陽,發生了一件大事。
公元184年2月,洛陽,皇宮。
一名身著宦官服飾的男子急匆匆的跑進了後宮,正是張讓。
“陛下,陛下,奴婢有要事稟報!”
此時的漢靈帝正和兩個宮女在飲酒作樂,聽到張讓的聲音,頓時有些不樂。
“阿父,朕說過多少次了,遇事要沉住氣,這大漢江山有什麼事是能威脅到朕的?”
張讓一進門便跪倒在地,誠惶誠恐地說道:“陛下,奴婢冒失了,罪該萬死。實在是有些要事,要急於稟報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