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忙問道:“何人?”
“左將軍皇甫義真是也!”
皇甫嵩的名字一出,眾人皆是驚醒。是啊,如今在軍中的威望,有誰能比得上皇甫嵩呢?
“可是有誰能請動皇甫義真呢?”
何進有些為難地說道。
就在這時,黃門侍郎荀攸笑道:“若要讓皇甫義真出山並不難,隻需一位老將軍出馬,必可成功。”
說完,荀攸的目光盯在了盧植的身上,眾人隨著他的目光一看,皆是一喜。
還有誰比皇甫嵩的老朋友盧植更合適呢?
見大家都在看他,盧植也不推辭,站起來說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去一趟,我想義真是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何進大喜,當即說道:“老將軍高義,待過後何某定當設宴酬謝!”
盧植一擺手說道:“酬勞不敢當,為國為民,植義不容辭。不過還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何進忙說:“盧公有何見教,但說無妨。”
盧植正色道:“恕我直言,我和曹將軍、陳主簿一樣,不讚同調外兵入京。其中利弊,還請大將軍細細思之。”
“此外,我還想請大將軍能說服陛下及太後,將宦官的兵權收回,將宮中禁軍交由袁本初將軍指揮。如此一來,便可輕易除掉宦官。”
袁紹一聽,大喜,要是將宮中禁軍的兵權也給他,那他就幾乎掌控了整個洛陽的軍權。
“盧公所言甚是,隻要奪了宦官兵權,張讓、趙忠之流,就隻能束手就擒了。”
但何進卻麵有苦色,歎了口氣。
“盧公有所不知啊,我已經不止一次跟太後說過此事,可太後卻說,宦官統領禁軍,已有百年曆史,豈能輕易改變?這話你信不?”
盧植也歎了口氣。
“這話雖然是太後所說,但未必不是張讓等人的意思,大將軍再努力一下吧。”
何進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然而,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會議剛剛結束,就有人離開了何府,前往宮中報信,報信之人正是何進之弟何苗。
原來,何苗早就與張讓有所勾結。張讓給何苗及何氏兄妹的母親舞陽君送了不少的禮物,換取了二人對張讓等人的支持。
故聽到何進要對付張讓之後,何苗忙進宮告密。
張讓聽到消息,大驚失色,忙召集十常侍商量,最終定下計策,到何蓮麵前苦苦哀求。
同時告知何蓮如果讓袁紹統領禁軍,那以後何蓮就要任人擺布了。
何蓮仔細想了一下,也是這個理,為了自身安全,必須保證皇宮禁衛的軍權掌握在宦官手中。
於是在何進進宮勸諫之時,毫不猶豫拒絕了何進的要求。
張讓等人得意不已,自認為已經破掉了何進的陰謀,豈不知阻止了這一項,卻無法阻止另一項。
何進和袁紹商量,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召外兵進京,清君側,誅宦官。
二人偽造皇帝密詔,派人星夜奔赴各州,調動兵馬入京勤王。
在盧植的勸說之下,皇甫嵩當即決定趕往司隸,以安撫司隸軍心。
而就在皇甫嵩趕往司隸之後,董卓卻突然移兵東向,除留下女婿牛輔領兵五萬鎮守漢陽、北地二郡,其餘十五萬大軍移往河東郡。
皇甫嵩留下兵馬不敢阻擋董卓的大軍,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董卓跨過長安,揚長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