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曹操出逃(1 / 2)

而這一次的刺殺也讓董卓有些警醒,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決定先穩定好後方再說。

於是派人前去勸降司隸地區的二十萬中央軍。

這些中央軍本就有很多人是原先董重以及蹇碩的親信,本就是支持劉協的,如今董卓扶持劉協登基,正合他們的意。

雙方一拍即合,二十萬中央軍盡皆歸降董卓,董卓勢力大漲,擁兵四十五萬,幾乎占據了整個司隸地區。

而這時,有一顆釘子映入了董卓的眼簾,駐軍漢安郡,擁兵十萬,在軍中名望甚高的皇甫嵩。

董卓以皇帝名義下旨詔皇甫嵩回軍洛陽。

皇甫嵩麾下皆言董卓不安好心,紛紛勸阻皇甫嵩。可作為大漢最忠心的大將,皇甫嵩毅然決定返回洛陽。

見到皇甫嵩如此識趣,董卓大喜,親自出城迎接皇甫嵩,並在皇甫嵩入城之後,盡奪皇甫嵩軍權,吞並了皇甫嵩的中央軍。

自此,董卓擁兵五十五萬,占據整個司隸地區以及涼州漢陽、北地兩郡,威震天下。

隨著董卓勢力的逐漸強大,朝中公卿愈加擔憂。

此時袁紹身在渤海,得知董卓弄權,於是派人給王允送來密信。

密信寫著:

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紹今集兵練卒,欲掃清王室,未敢輕動,公若有心,當乘機圖之。如有驅使,即當奉命。

王允收到密信之後,不知該如何去做。

於是有一日下朝之時,趁董卓不在,邀請眾大臣來參加壽宴。

當晚,王允在後堂設宴,朝中公卿盡皆前來。酒過數巡之後,王允突然放聲痛哭。

眾大臣甚是驚訝,紛紛詢問何故?

王允說道:“今天並非我的壽辰,隻是想與諸位一聚,但害怕董卓起疑心,因此找了這麼一個托詞。”

“如今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遙想高祖皇帝斬白蛇起義,誅秦滅楚,才有了這大漢天下。誰想傳至今日,就要喪於董卓之手了。”

言完繼續大哭,於是其他公卿也不好意思幹看著,隻好跟著一塊哭,似乎誰不哭,誰就不是忠臣似的。

這場麵,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漢已經被滅了呢。

就在這時,廳中有一人拍手大笑:“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嗎?”

這話說得,就差加一句,一幫廢物了。

王允一看,竟是驍騎校尉曹操。

王允大怒:“你祖上世食漢祿,現今不思報國,反而嘲笑我等?”

曹操:“我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我雖不才,願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

王允一驚,忙問曹操有何高見。

曹操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我與董卓在平定黃巾之亂時,便已相識。現今我故意接近董卓,已得到董卓的信任。”

“我聽說司徒大人有一口七星寶刀,削鐵如泥,願借此刀入相府刺殺董卓,雖死而無憾也。”

王允大喜,當即取刀送給曹操。

曹操將刀收下,辭別眾大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