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呂布不同,他竟然不在乎帝位,他想要的是天下大同,萬民安康。
跟隨呂布多年,竟然至今才看透這位英主的目的,實在讓他們這些自詡為大漢精英的智囊們無地自容。
這就是為何會感覺雁門上下都對呂布忠心耿耿,就是因為呂布真正的給百姓帶來了改變,讓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所以才導致雁門上下百姓忠心,將士效死。
而他們這些人卻以為這些情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文書營的宣傳,對百姓的洗腦造成的。
現在看來,這種想法是何等的幼稚。
呂布的話一時之間徹底征服了謀士們的心,尤其是本就出身較低的戲忠、郭嘉等人,更是對呂布崇拜的五體投地。
就連荀彧等出生於世家大族的人士,也為呂布的偉大而感動震撼,甚至震撼到了他們心靈最深處的那一絲柔軟。
第一次,人生的第一次讓他們對曾經的價值感感到了懷疑,對一直以來家族為重的觀念有了動搖。
而這一絲動搖,最終導致了荀彧等被後世稱之為“開明世族”的人士的崛起。
“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呂布重新開口,將眾人的心思又拉回了他的演講之上。
“為國為民者流芳百世,禍國殃民者遺臭萬年。”
“我呂布自民間而來,深知百姓之疾苦。故一直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讓百姓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
“而現在我想明白了,要想讓百姓幸福,需要做到三點:一是解決溫飽,能吃飽穿暖,不再挨餓受凍;二是解決就業,讓百姓都能有錢掙,有事做;三是天下太平。”
“要想實現天下太平,就需要對內統一,對外強勢。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國家能夠真正實現繁榮富強,我們大漢能夠屹立於世界之巔。”
“我知道我的想法或許在你們看來,有些天方夜譚,不切實際。”
“我也知道距離實現這個夢想,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也會走上一條艱難險阻之路。”
“可我從未放棄過努力,我也一直在朝著夢想而奮鬥。”
“或許時間會很長,或許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可我絕不會放棄,呂氏子孫將永遠為了大漢的富強而努力奮鬥。”
或許是想起了後世那些為了華夏能夠崛起而前仆後繼敢於犧牲的英雄。
或許是情到深處不由自己。
也或許是單純為了渲染效果。
呂布眼中晶瑩,琰薑淚流滿麵,下麵的眾人則是羞愧難當。
與呂布的大公無私相比,他們似乎就都成了自私自利的小人了。
“主公,我等,我等與主公相比,實在是自愧不如,還請主公給予我等一個機會,我等也想為天下百姓多做一些事,為大漢多盡一份心力。”
荀彧站起,眼眶發紅,義正言辭地說道。
其餘眾人也盡皆附和。
“好好好,我就知道,你們都是好樣的,我沒有看錯人。”
說著,呂布猛然站起,衝著台下的眾謀士深鞠一躬。
“布代表天下百姓謝過諸位了!”
眾皆大驚,紛紛跪地:“我等誓死追隨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