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說完,全場震驚,趙雲等武將已經感動的熱淚盈眶,荀彧等人也被呂布說得熱血沸騰,恨不得現在也能投入軍中。
“主公,屬下等誓死追隨主公!”
趙雲等人全都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激情處。
趙雲他們為軍多年,深知士兵之苦,之累,之想,之怨,之盼,之念。
士兵們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就是他們的苦累毫無意義。
真正的英雄不求回報,但並非沒有希冀,也並非沒有渴望。
他們希望他們的付出能夠得到認可,哪怕隻是一句誇讚。
他們希望他們的付出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光明,而不是黑暗和恐懼。
或許當年出塞的時候,他們還在迷茫與不知所措,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們很難再回來。
可他們依然義無反顧,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總有一些事不為人所知。
但呂布不想,不想讓他的英雄們流血又流淚,不想讓他的英雄們默默無聞,不想讓他的英雄們被後代遺忘。
於是他將他們刻入碑中,於是他將他們寫入書中,於是他將他們宣揚於天下。
或許隻是呂布一時的心動,卻帶來了超乎想象的結果。
從此以後,武將們對呂布忠心耿耿,文官們對呂布五體投地,將士們對呂布死心塌地。
後世有人說這是權術,也有人說這是真情,還有人說這是英靈對呂布的祈求……
可又有誰能真正知道呂布心中所想,隻因有一句話在呂布心中不吐不快,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他要讓華夏民族的內心深處印上英雄的勳章,他要讓緬懷先烈成為華夏的傳統,他要讓後人永遠銘記先輩的付出。
“琰兒,將戰士們北伐鮮卑、匈奴的壯舉編寫成書籍,對外出版,此書將作為各學院必讀之書,同時將此書傳於天下!”
蔡琰忙點頭答應下來,寫書是她的長項。
“接下來,我將說一下關於重組軍團之事,琰兒記錄。”
“現今我軍有大軍八十萬人,其中騎步兵各有四十萬。”
“為了加強對軍隊的管理,提高各軍的作戰效率。我決定將其編為八個軍團,每個軍團十個軍,也就是十萬人。”
“第一、二、三軍團為騎兵軍團。”
“四至八軍團為混合軍團,混合軍團每個軍團兩萬騎兵、八萬步兵。”
“各軍團設立軍團長一人,副軍團長數人,軍師一人。”
“各軍的日常訓練由各軍中校尉負責,軍團長負責統一管理,軍師則是負責戰時隨同軍團長出戰,為軍團長出謀劃策。”喵喵尒説
“無驃騎將軍府命令,各軍團不得隨意調動。”
“現在我宣布各軍團,正副軍團長及軍師名單。”
“第一軍團,軍團長趙雲,軍師趙風,副軍團長趙石、趙亞。”
“第二軍團,軍團長張遼,軍師戲忠,副軍團長周倉。”
“第三軍團,軍團長閻行,軍師郭嘉,副軍團長蹋頓、裴元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