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義士!如今大秦即將兵臨城下,諸位能夠仗義而來,朕心甚慰。朕決定加封張匡和李健為中郎將,其餘世家子弟皆為校尉,待擊退秦軍之後,朕再論功行賞!”
孫堅也不廢話,直接將他的條件先開了出來。
“臣等謝陛下!”
張匡和李健則是一喜,帶頭拜謝。
“好,諸位愛卿,即日起,整頓軍備,加強訓練,朕已經得到消息,三日內,大秦必將兵臨城下。為了我們的家園不受侵犯,為了我們的家人能夠生存,諸位當拚盡全力,與秦軍一戰。”
“臣等領旨!”
接下來孫堅又說了幾句自以為鼓舞軍心的話語,便負手離去。
“子布,朕覺得這些新招的兵馬根本就不能重用啊!”
孫堅走出軍營後,才對著身邊的張昭說道。
張昭眉頭一緊,說道:“陛下,如今時間太緊,這些未經訓練便緊急召集而來的士卒的確很難大用,不過放在前線,吸引秦軍火力,還是可以的,實在不行,消耗一下秦軍的攻城器械也是好的。”
孫堅點了點頭,作為一個征戰沙場多年的宿將,對於人命其實並不在意。
尤其是這些緊急征召而來的世家的奴仆,本來就是作為炮灰的存在。
隻不過作為一個英明神武的君王,自然不能明說要將治下的百姓當做炮灰,那豈不是有損他的形象。
不過要是私下裏,還是可以談談這些話題的。
比如現在,孫堅和張昭之間就在談論此事。
自從二人化解了矛盾之後,孫堅對於張昭的信任程度明顯有了很大的提升,二人之間探討這些話題也是輕鬆愜意。
“子布,策兒這麼久沒有消息,朕很是擔心啊!”
張昭歎了口氣,說道:“陛下,述臣直言,如今大秦如日中天,實難撼動。且我東吳西麵和北麵皆為秦國之地,東麵為海,南麵為蠻,進退無路。陛下縱然堅持,隻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孫堅沉默了一下,說道:“朕也知道如今的處境,可若是投降,實在不甘心啊,而且朕擔心,大秦的對世家政策,一旦投降,可能會將我孫氏推向麵頂之災啊!”
張昭卻搖頭說道:“陛下,如今華夏隻有陛下和蜀漢仍在抵抗大秦的入侵,而大秦需要用我東吳給蜀漢做個榜樣。”
“故臣以為,若是陛下抵抗,則大秦為了給蜀漢做樣子看,孫家必亡也。”
“然若是陛下投降,則大秦為了給蜀漢榜樣,必不會為難孫家。”
“甚至會加官進爵,效仿琉球王、魏王之事,被封為吳王,也未可知啊!”
孫堅聽後,沉思了片刻,抬頭看向遠方。
此時夕陽西下,孫堅看著那西方的殘陽,露出一陣苦笑。
曾經瀟灑無比,剛毅堅韌的江東猛虎,如今也有了寄托,有了牽掛,而有了這些拖累的孫堅,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勇氣和膽氣。
“想當初,朕尚未登基之時,南征北戰,無不身先士卒,縱然有千難萬險,朕又何有所懼?”
“可如今不過短短三年,朕就喪失了曾經的勇氣和敢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