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呂布在張寧說完之後,他覺得他也是這麼想的,隻不過張寧先說出來了罷了。
“寧兒所言正是朕之所想!”
呂布的一句話將全場的注意力拉到了他的身上,畢竟在場的大臣們都不是修煉者,自然對於這些傳說中的東西不太了解。
甚至有的官員都覺得呂布是有些沉迷於道教之中了,畢竟他們也沒有見識過什麼厲害的修煉者。
曹操雖然見識過,但是對於修煉者的事情也不是太清楚,隻是知道原先他麾下的梁方就是一個修道者,那家夥,很牛逼啊,可以招魂,可以盜墓,可以招雷,還可以煉屍!
呂布接著說道:“朕之所以不反對道家的發展,就是因為,道家之人如果可以為國家所用,那自然可以為國家帶來極大的利處。”
“尤其是軍隊方麵,道家之人大多是武藝高超之輩,或者是術法出群之人,讓這些人去衝鋒陷陣,攻城拔寨或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道家之人可以修練,可以參軍,可以從政,但是道家之法卻不可治國!道家的存在不能與國家對抗,道家的思想不能與國家的政策法規抗衡。”
“就是說道家作為大秦的一份子,是必須接受大秦統治的,不然的話,大秦又何必保留這些人?”
說到這裏,呂布覺得他扯的有點遠了,於是幹咳一聲,接著說道:“對於漢中的五鬥米教同樣如此,五鬥米教的傳教已經影響到了國家的統治,必須予以限製。”
“朕可以在洛陽的道家學院給五鬥米教留下一席之地,允許他們公開收徒,但是必須接受國家的管轄。”
“至於漢中,那些已經接受五鬥米教洗腦的教徒,則是由宣傳部對他們重現進行教育。”
說到這裏,呂布突然覺得他好像忽略了什麼,想了想,然後才發現,現在其實還不到討論這些的時候,隻能為五鬥米教的前途提前做一個規劃,至於真正的結局如何,還要看五鬥米教的表現。
如果呂布隨後攻打南鄭之時,張魯真的不識趣的話,呂布不介意給他來一招大的。
“陛下,如果張魯不降呢?”
就在呂布沉思之際,高筱芊的一句話打破了沉寂,也打斷了呂布關於教派的一些設想。
眾文武皆是驚訝地看著高筱芊,他們剛才也沉浸在呂布關於教派的規劃之中,現在想來,他們是要討論漢中的問題。
可如今張魯尚未投降,漢中尚未完全歸附,這些好像都有點早。
“嗯,如果張魯不降,那五鬥米教也就不用在大秦存在了,大秦需要的是聽話的教派,而不是古惑民心的邪教。”
呂布這話一出口,眾人才明白呂布真實的想法,其實道家如何,呂布其實並不是很關心,他真正在意的還是國家,是民族的存亡。
“陛下聖明!”
曹操當先開口說道,他是一個梟雄,自然明白呂布心中的想法,故而第一個反應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