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劉凱的解釋,楊老和程老都是歎了口氣。
他們一直拘泥於發揚戲曲精神。
但是卻儼然忘了現在社會的走向。
“時代變了啊,我們也老了。”
“我一直以為是現在的人不喜歡戲曲,原來是因為這樣。”
“不不不!”
劉凱繼續解釋。
他看向不遠處的程老,隨後開始解釋。
“今天程老也在這裏,那我就班門弄斧,獻醜了。”
“如今的戲曲並不是沒人喜歡,而是它失去了原本的內涵。”
“程硯秋前輩當初說過,戲曲無非四字,聲,情,美,永。”
“聲,無非是聲音帶有韻味,給人身心舒暢的感覺。”
“情,飽含情感,將自己代入到戲曲當中,動之以情,能夠讓觀眾也感受到戲曲的意境。”
“美,美妙動聽。”
“這三者,現在的多數前輩都能達到,也給了人一種隻需要這三個就可以唱好戲曲的錯覺。”
“所以,許多人都在追求這三個。”
“但是在我看來,戲曲最重要的是第四點,永!”
“永,永久,戲曲要講究韻味雋永。”
“就像老歌一般,即便時隔多年,反複聽取,依舊能夠感受到其中的韻味。”
“這便是韻味雋永。”
“反觀現在的流行音樂,乍一聽郎朗上口,但是聽多了便覺得總感覺少了什麼,再聽下去,便味如嚼蠟。”
“有些甚至不如兒歌好聽,這是歌曲的問題嗎?”
“並不是,而是創作者的問題。”
“他們總想著平聲韻仄,實際上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喵喵尒説
“而這一點,不僅僅是戲曲所需要的,而是所有音樂必須具備的。”
“晚輩在此鬥膽問兩位前輩,創作之時,是否會想到‘永’?”
聽到劉凱的這話,兩位前輩紛紛低下了頭。
是啊。
我們真的做到了嗎?
此時,他們再也沒有將劉凱當做晚輩看待,反而是敬為前輩。
在戲曲一脈,向來是達者為先。
劉凱,完全足夠資格他們稱得上一聲前輩!
“多謝教導,我們感激不盡!”
楊老的眼眶微紅,對著劉凱恭敬地行了一禮。
在戲曲中,這乃是敬師禮,劉凱怎會不知。
他急忙將楊老扶了起來。
“楊老,你這是做什麼。”
而楊老則是堅定行禮。
“我之前以為我的境界已經足夠高了,但是今天聽完你的一番話,恍然大悟。”
“這一禮,你受的起!”
這時候,邊上的程老也想起了當初程硯秋祖師的教導。
“好一個聲情美永,今日我們二人受益匪淺。”
“其實我們兩個請你過來,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哦?”
劉凱的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什麼事?”
程老看了楊老一眼,隨後緩緩開口。
“自從你這首武家坡流傳之後,戲劇院中的人都覺得這首曲子就是教科書般的存在。”
“它在戲曲界的影響,絕不應該僅僅流於市場。”
“所以我們想要將這一首,編入教科書。”
“讓後輩,不,乃至前輩都來聽一聽這首高山流水。”
“啊?”
劉凱聽到這話,心中已經升起了退意。
玩大了!
他隻是順著係統參加了比賽,隨後簡簡單單地裝個b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