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宛芸看著女兒一臉驚恐的樣子就發笑,攬著她肩膀說道:“你不用擔心自己,我跟你爸不會逼你結婚的。”

“那就好那就好!”樊琳拍拍胸口鬆口大氣,“可是幹嘛這麼著急催生?”

魯宛芸歎了口氣,有些沉重的說道:“ 林主任年紀太大了,陸博士整合全縣醫療資源後,她帶了幾個鄉鎮衛生所和幾個醫護學校的人做學生,需要臨床實驗。

大家都不生孩子的話,就帶不出婦產醫療隊,所以趁著林主任還能站立做手術,要盡快完成現場教學。

這個很重要,萬一林主任有個什麼,沒人接得她衣缽的話,我們損失就大了。”

本來就七十多歲的老太太,經曆了幾年末世,都要八十了。

整個避難所乃至整個安縣,專業技能傑出的婦產專科人士也就林主任一個。

安縣以後是要不停接納幸存者擴大人口的,要是沒有優質的婦產醫療團隊,怎麼應對以後人口繁殖接生育養的重大任務。

林主任現在就是婦產科的老寶貝,安縣急需她傳授一身高專精的技能,帶出一支薪火不息的婦產科隊伍。

聽了媽媽的解釋,樊琳懂了。

這是要大家懷小孩生小孩,給婦產科隊伍有臨床教學和實驗的機會。

懂是懂了,就是聯誼組隊成家造小孩,是為了培養出一支婦產專業隊伍,這就有點讓她不知說什麼好了。

幸好爸媽不急著做外公外婆。

“這一年來避難所那邊種植收益不錯,囤了些粗糧,有了些底子,才會小範圍鼓勵一些人成家生育。

不管末世什麼時候結束,結不結束,醫療這塊都急需薪火傳承,政府這點考慮得不錯,一安穩下來就為長遠布置。”

天氣炎熱,這樣的氣候唯一一個優點就是農作物生長得很快,無論是土豆還是玉米甚至旱稻,收成時間都比正常季節縮短。

這也是避難所在一年時間裏,能快速囤下糧食的原因。

有了食物,不管是避難所的幸存者還是流落到安縣的幸存者,都減少了因為食物而發生械鬥爭鬧的不安定事件。

社會治安明顯好了起來,就是水資源仍然是大問題,也是目前各地為此最頭大的問題。

再大旱下去,下一年就難種出糧食來了。

樊琳雖然覺得鼓勵生育為時過早,但客觀條件不容拖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但凡林主任年輕一些,或者有多三兩個這方麵專業技能良好的人士,也不會在這樣的環境下,用這樣的方式傳承這方麵的技術經驗。

但願這極端天氣快點結束,給人類多點希望。

聯誼在紫荊村辦第一場,賀珊和蘇檸做為活動負責人,兩頭忙活。

不關自己事的樊琳,躲在家裏做啃老族,現在村裏已經不需要專門的物資隊。

原來的物資隊成員多半都去了避難所上班,剩下的也融入了村中其他事務。

樊琳每天玩玩遊戲看看視頻,或者搗鼓木工。

嗯,她現在迷上了木工,對榫卯結構起了興趣,她收集了一整套做木工的工具,給家裏做了櫥櫃,做了茶幾,做了各種櫃子。

雖然做出來的東西能看能用。

但一個姑娘家搞木工,還是把鄰居們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