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通貨膨脹!(1 / 3)

柳攢機,號天良居士。原本是南京城中某個勳貴府中的一名采辦。當年江海聯防協定之後,大批的南米交易合同被勳貴子弟們在南京下關碼頭轉手賣出,頃刻之間便獲得暴利。他以府中家人的身份,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靠著替府裏麵主子跑腿辦事的便利條件,靠著身為高門大戶人家家人的身份,柳攢機兩頭吃。怎麼樣的兩頭吃呢?用文化一點的詞說就是“挾官以淩商,持商以蒙官。”啥,還不明白?那就再說的明白一點。在那些米商們麵前,他是代表著勳貴們的,“這筆生意主子們說了,就要這個價錢。不給這個價錢,不但你們在我們府裏買不到,在整個南京城裏都買不到!”這是所謂的挾官以淩商。那麼,持商以蒙官就更好辦了。生意談成,按照規矩應該回府裏交賬。他至少要給拖延個十天半月的,先把銀子在外麵放上一個賬期,賺到一筆利息花頭再說。然後,回到府裏,在主子們麵前各種叫屈,訴苦叫窮,說糧米合約如何的太多了,生意如何的不好做等等。什麼大頭小尾,以少報多,陰陽合同等等手段層出不窮,從中再撈取一次好處。反正不管你是勳貴也好,商人也好,兩下裏各自都要被這位柳天良狠狠的扒上一層皮。

短短的幾年時間裏,柳攢機柳天良便從一個小小的采辦一躍成為了江南數得著的幾位大糧食商人之一,每年過手的糧米合約至少在數百萬石以上。不但經營糧食,更是利用各地往來頻繁的便利,和漕幫眾人一道開始經營彙兌生意,並且,在各處城鎮之間經營起車船買賣來。

不過,此人善於察言觀色看風向的本事,那是與生俱來的。多鐸從黃河以北南下之後,他就悄悄的利用糧食商人的便利條件,通過江北四鎮的關係,與清軍取得了聯係,表示隻要清軍南下渡江,他願意做為內應。不過,在南京的多鐸,歸降的官員都見不過來,哪裏有那個閑工夫搭理他一個商人?於是,他便被閑置了在了一旁。

博洛此次從南京南下,卻給了在家中觀看風色,等待時機的柳攢機一個機會。他果斷的聯絡同黨,獻出了嘉興城。作為一軍主將,博洛自然是要論功行賞。問起柳攢機想要什麼賞賜時,他很機靈也很是諂媚的回了一句,“不想做官,隻想給主子當好奴才,給主子弄錢辦差使。”

於是,柳攢機便以博洛包衣奴才的身份,擔負起了為他的大軍籌措糧草的差使。

嘉木樓茶館,是嘉興糧食商人們的行業會所。大凡是行業裏有什麼大事小情,比如商量好統一提高批發價,降低折扣之類的事情,米業公會都會在這裏召集大家開會。平日裏,各家商人互相之間拆兌貨色,打聽行情,有什麼糾紛等等事務,也都是在這裏接頭聯絡商量解決。這裏,也是柳攢機幾乎每天必到的場所。

今日這裏也不例外,前廳、二廳,左右廂房、花廳,坐滿了人。嘉興、湖州、桐鄉等附件各處州縣的米號糧店老板們也不管他們是不是嘉興米業公會的成員都來了,算得上是高朋滿座,勝友如雲。嗯,如果沒有門前那百十個如狼似虎手執刀槍的清兵,和那個在門口躺椅上乜斜著眼睛看著大夥進進出出的千總,這次大會就更和諧了。

“唷!藍掌櫃的!黃東家?!二位怎麼不進去坐,在這裏站著說話?”簷廊下,柳攢機的二掌櫃的元楊慶,滿臉都是得意的笑容,那副神情儼然便是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的人物,看著自己爪牙下奄奄一息的獵物一般。

藍掌櫃的和黃東家兩個人則是熱情的拉著元陽慶的手,不住的陪著笑臉,“元掌櫃的,我們也是許久不見了。這不,今天見到了,便想著先在一起合計一下,看看該怎麼把柳大先生的意思領會好了,把他老人家的話吃透了,才能不耽誤差使是不是?!”

說話間,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已經完成了。借著衣袖的掩護,一張折疊的小小的紙片,已經從藍掌櫃的手裏塞進了元二掌櫃的手中。從手指上傳來的觸覺,元陽慶隱約能夠分辨出這張金票的麵額。

原本由隆盛行等南中商家聯合發行的承兌彙票,每張以銀元500元麵額起,為得就是讓各地的商家往來貿易時方便,安全,不必在這亂世之中行商貿易時帶著大筆的銀錢,招惹來各路英雄好漢的覬覦。可是,因為這東西實在是太方便,而且含金量太高了,不但迅速的在各地得到了人們的認可,而且漸漸的在江南各地有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金票!”意思就是這張紙,就等於是黃金一般!

“嗯,至少一千元銀元。這姓藍的還算是曉得事體的!”

而另外一邊,黃東家也是不住的兩隻手緊握著元陽慶的右手晃動著,同樣的動作又重新演出了一次。

“元二先生,這柳大東家把咱們大家召集到一起,到底是什麼事?是不是米業公會要改選了?您隻管吩咐下來,回去稟告大東家一聲,若是他老人家有意,這會首也好,會董也罷,那還不就是他老人家的一句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