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壇這種水戰武器,起源很早了。
看過吳宇森版《赤壁》的,雖然整個片子充斥著日本味和好萊塢特色,比如甘寧基本上是一個大名手下的總大將,就差單騎討了。更不要提各種槽點和金句了,但裏麵也有些細節比較可取,比如說油壇這些武器,大家應該都見過這東西的製作。
按照武經總要等書籍的記載,油壇的製作,是用鴨蛋或雞蛋,最好是個兒較大的鵝蛋,一端開個口子,取出蛋黃,留下蛋白用來充當粘稠劑,再灌入桐油,用棉紙封口;裝入磁壇或陶壇,十個八個不拘,以裝滿為度,加上蓋子,依然封好;再用細繩子在壇外包絡。基本上,這東西和莫洛托夫燃燒瓶製作原理基本一致,差別就是在技術水平和原材料上。
使用起來和莫洛托夫雞尾酒也差不多,都是靠近之後,丟到敵方目標上。作為曾經的水戰利器,油壇這種縱火之物,當然也是在敵我雙方船隻相接時,將油壇投擲過去,一碎則桐油四溢,風波洶湧之中,對方艦上的人腳下不穩滑倒;不利於施放武器,而且船板沾油,惹火易焚,亦便於我方放火燒船。
額赫裏指揮的快蟹船隊,往李華梅艦隊上丟擲的便是這個東西。清軍的船隊後麵,還有數以百計的縱火船,滿載著蘆柴硫磺魚油等物,就想複製一下長江之上火燒戰船的經典戰役。也不知道是不是《三國演義》的毒中得太深了。
“就算是不能把李華梅這個瘋婆子的船點著了,咱們把油潑上去,後麵的縱火船上來點火,也是容易些!”額赫裏早就打定了主意,並且懸出了賞格。
“丟一個油壇到南蠻船上的,十塊銀元!丟一個火把、射一支火箭上去的,同樣是十塊!點著了南蠻船,本將軍就向主子給你請功,別的不敢說,一個前程,咱豁出去這張臉到大將軍和攝政王主子麵前去求!”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清軍在賞賜、兌現這方麵從來沒有過食言的時候。不會說用你賣命的時候各種甜言蜜語滿天飛,等任務完成了,獎勵收回不說,連照相你都隻能是充當背景板。
十幾條快蟹船被重賞刺激的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樣,瘋狂的向李華梅的座艦衝來。清軍內部早有傳言,攝政王已經懸出了賞格,擊斃或者生擒李守漢、李華梅、李華寶等父子姐弟的,封郡王!子孫襲爵三代!之所以出現這個版本的傳言,李華梅能夠以一個女子之身享受到同父親、弟弟一樣的待遇,清軍自然個個心中雪亮,“這頭緋翅虎可是差點就要了攝政王爺的命!要不是曹振彥那個奴才走了狗屎運一炮打斷了她的帥旗,這會在北京城裏龍椅上坐著的不一定是誰呢!攝政王能不恨她才怪!”
更有一些仇視多爾袞、兩白旗和塔山係的八旗將領,私下裏議論,說多爾袞當日塔山一戰,已經被李華梅嚇得不能人道,不然,為啥他府裏那麼多的女人,咋到現在都見出現一個阿哥?隻有一個女兒?
“你們想想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他恨李華梅的?”
快蟹船在風波浪濤裏瘋了也似的衝向傲梅號,冒著船舷上炮窗內不斷發射出來的炮子,盡量的貼近傲梅號,不停的有槳手悶哼一聲,頭上的頭巾瞬間被鮮血腦漿染得五顏六色,一頭紮進長江之中。也有水手身上中了炮子,炮子將半截胳膊帶走。他捧著自己的手肘在船板上嚎哭不停,被隨船的軍官用短刀一刀刺進胸口,免得他遭罪。
那些手上拎著刀斧的兵丁們,用眼睛相度著距離遠近,掂量著自己能不能把油壇掄起來投擲到南蠻的軍艦上,五十步,三十步,好吧!富貴自古都是險中求!七八條快蟹船將李華梅的傲梅號圍在當中,幾十個清軍準備跳幫的水師拎起油壇,像投擲鏈球一樣,奮力將油壇投向好似一座小山壓在頭頂上的傲梅號。
“砰!”
“砰!”
不停的有油壇飛過船舷落在甲板上,摔得粉碎,裏麵的蛋液混合著桐油,粘稠的液體把甲板上弄得濕漉漉黏糊糊的。也有不少的油壇被風浪起伏顛簸,在船舷上就碰撞的粉碎,桐油到處飛濺,有不少被風吹回了清軍船上,但是人們也顧不得那許多了,隻管將油壇不停的投上去。
也有運道著實差了些的,手中的油壇剛剛投出去,船舷上的半磅炮便開火了。出膛的炮子與油壇在半空中相遇,恰似那千百年修來的姻緣,隻因那一瞬間,便勾動天雷地火。
“嘣!”一聲悶響,油壇在空中綻開一朵碩大的火花,飛濺的火團,將周圍的船隻上的易燃物引燃。船帆,索具,還有那些身上濺滿了桐油的倒黴蛋們,更是慘叫著試圖將身上的火焰撲滅,可是,粘稠的桐油混合著蛋液,又哪裏容易撲滅?
眼看著自己手下的船隻被火焰漸漸吞噬,不停的有人躍進水中,在烈火和江水中去博取一線生機,額赫裏咬著後槽牙,“衝!衝上去!跳幫!縱火!老子就不信他南蠻的船是鐵打的!”
數百名清軍水師呼嘯著,呐喊著,各執短刀、月牙斧等近戰肉搏利器,攀援著繩網,向宏武軍水師的艦船上爬了。一時間,各條船的船舷上,清軍蟻附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