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私下裏的攀談,胡殊同給人一種坦定自適之感,賀群也是大方自如的樣子。
“今天的方案胡總能否拷貝一份給我?”
“當然可以,馬上我就讓人發一份到賀總的郵箱。”
賀群微笑點頭,“有一點我比較好奇,想向胡總請教一番,據我所知,同興在無水活魚技術方麵有資源也有造詣,怎麼不見方案中有所提及?”
胡殊同內心一笑,實際上這隻是一個念想的問題,欒平欣已經整理好了現成的模塊,可以直接嵌入方案中。這是一大亮點,但胡殊同卻在最後一刻選擇不納入其中。
無水活魚在當下技術日臻成熟,但超大規模的施行還很少見到,賀群上來便問出這個問題,足見對產品方的誘惑。也正因此,如果同興把這項技術置入方案,很容易“舍了同興之本”。
無水活魚隻能成為運營過程中的手段,而不能變為同興通關的依仗,打技術牌是研發中心的事,疏通上下遊、產品供應到位才是同興的根本。試想一下,在那樣的場合如果力推無水活魚,同興瞬時變為技術服務商,更容易被人們作為一個補充板塊看在眼裏,渠道路網的事將被弱化,焉能與別家等量齊觀。WwW.com
“賀總,是這樣的,無水活魚這項技術並非同興獨立研發,裏麵涉及到和工程中心方麵的合作,後續還有一些細項要討論。況且這是全國範圍內的研發項目,設備與標準上還有共同探討的空間。”
賀群不再執於此處,如果能夠合作,同興的技術優勢自然會加注在鯤海的產品上,此舉多是試探的意味。
“不瞞胡總,在我們見麵前,我和團隊開了個臨時小會,大家都認為鯤海與同興的合作很有前景。”
不得不說,賀群的這句話對雙方的合作進程是很有分量的,市場部總負責這樣的職位就像葫蘆的腰,向上對下隻此一個口。
胡殊同聞言也亮出誠意,“同興在做這份方案的時候,也有很多關於鯤海的單獨考慮。”
賀群點頭笑道:“不過據我所知,同興之前並沒有與鯤海這樣集團的合作先例,不免會有一些磨合上的問題,還望胡總有所準備。”
磨合上還要有準備?這讓胡殊同有些不解,“賀總不妨細說。”
“無論技術合作方、設備供應方還是流通方,我們都有三個月的考察期,費用會照樣撥付,胡總不必擔心。但這個過程中,鯤海將依據自身特點對合作方進行點撥或約束,三個月之後才有正式的合作合同。說千道萬都是為了後續合作上的順暢,還望胡總理解。”
在胡殊同想來,沒必要這麼官話滿滿,其實就是先簽一份試用合同,不滿意就換人,至於為什麼不滿意,同興沒有丁點的主動權。可對方處處在講集團原則,拗之顯得有些自大。
望著一語不發的胡殊同,賀群的內心有些不自抑的悅然。此一席就是雙方最大的出口,這雷打不動的集團合作原則,也就是當下賀群的原則,這個層麵壓一頭,誰是執耳者自然不用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