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方冷協的聯動之下,方案受到了雲城市的重視,其上所描繪的廣闊景象也值得戰略二字,契合雲城市的物流發展需求。往外看,更好利用這個十字大樞紐,向裏看,期待許久的係統框架終於有了可行之法。

不過整個冷鏈物流園累計申報的項目足有二十多個,背後都是實力不俗的冷鏈企業,此戰略還需要和企業方進行細致溝通,多方共舉才是進一步推進的基礎。

為此,雲城市舉辦了專門針對這份方案的聽證會,業界聞聲而望,不過多數人對此都不樂觀。生意上豈有甘當綠葉之事,指望各個大戶圍著同興這個核心轉,聽證會上除了同興,再有一票讚成都是見了鬼了。

果不其然,會上的反響可用壓抑二字來形容。聽證會的前半段,胡殊同主講大區規劃,在席間得來兩種完全不同情緒。

在市裏看來,如此係統的冷鏈物流園解決了諸多難題。但在企業方的眼中,讓人嗤之以鼻,並在第一時間形成默契,市裏再說好也是沒用的,這般雙簧戲碼也屬實粗糙了些。.伍2⓪.С○м҈

更讓各大企業方難捱的是,這個胡殊同大講他的三區,什麼更低價格的農產品貨源、更精細的溫控區間,產量質量說了一通,還把各類渠道拿出來,無處不在標榜資質,越發讓人反感。

然而細心的人卻也發現,此間總是少了點兒什麼,胡殊同的三區集中在倉儲和交易,這並不是完整的冷鏈業務。

缺少的,正是加工。

當人們聽到胡殊同的一個決定時,像彈簧突然收緊一樣,陡然把人們的耳目拉了回來。不得不說,這個決定是驚人的,在冷鏈物流園的整個大體係中,同興宣布不參與加工業務。

在場無不是業界的老油條,這個行業最大的溢價空間在哪裏?就是初加工和半加工,這裏麵門道極多,收益遠不是原始農產品搬運工所能比擬。

初加工的農產品在大型商超非常受歡迎,蔬菜水果鮮切、肉品按部位分類、大魚變成魚片等等,獲益遠遠高於向菜市場的輸送。在半加工的領域,冷鏈企業可以做預製冷菜和半成品,從而定向開辟中央廚房的市場。

這個時候,胡殊同剛剛所說的更低價格農產品貨源,就顯得頗有鋪墊的意味,再看那三區,變得像整個物流園的“倉儲服務中心”了。

實話說,誰不想建起一套全麵在握的自有體係呢,但現實是,對每一家來說,雲城都不是總部大本營。真做起來那一套,意味著巨大的投入,從貨源到倉儲再到市場,每一步都得深入施行。

但眼下同興之舉,儼然是“開倉放糧”,一下子跳過了原材與倉儲兩個繁冗的步驟。而且同興由中心向外輻射,就物流園這片地界來說,連上遊的運輸成本都省去了,隻需潛心加工開辟下遊市場就大有可賺,此等好事誰會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