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包魚塘(1 / 2)

顧慢的想法和李桂蘭不同,現在正是摸石頭過河的年代,撐起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誰走在前麵,誰就有機會擁有更多的財富。

顧慢也沒有小富即安的那種思想,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後的健康成長,若幹年後的功能名就,都需要經濟的支撐。

打個比方,沒錢上個京大華大就是學曆的天花板,而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讀世界名校,出國深造。

起點不同。注定站的高度也不同。

她和薛長河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安排妥當,顧慢讓薛長河趕緊去聽聽,有什麼消息回來和她說。

“你真的也要摻和一腳,想掙錢的話我瞅時間去趟南方不就行了?”

“那不一樣,你去南方是取蛋賣,我這是養隻會下蛋的雞。”

等下南方的人多了,利潤就低了,可不是薛長河以為的暴利。

薛長河自認為自己的眼光比媳婦不行,他重生以來最大的優點就是收斂了戾氣,聽媳婦的話。當即換了一件厚棉襖,上大隊院去了。

薛樹槐是比較開明的領導,大包幹兩年,連村裏出名的懶漢都不為吃不飽而發愁了,由此可見包產到戶的好處。受此啟發,薛樹槐想把荒山頭、爛泥塘、河溝子都利用起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村民提出了不同意見,河溝子爛池塘都是為蓄水而建的,這要是包給個人,天旱用水怎麼辦?

村裏有明文規定的,一有旱情,先保證抗旱用水,承包戶也有一個用水警戒線,超過了可以不提供用水。

雙方的利益都保證了。

不論荒山還是泥塘,都有相對應的承包費,而承包費歸於大隊帳戶,用於改善孤寡老人的居住和飲食條件,救助村子裏上不起學的學生。

這一點都沒有議異。

最後承包之事以多數讚同而通過,有意承包者,可以先交訂金,一天之後參與抓閹。

顧慢特地征求了爺爺和公爹的意見,薛俊義是不建議包山的,他年紀大了,兒子兒媳也不再年輕,年輕的孫子孫媳婦怕也不願意上山,土疙瘩裏刨食吃。

爛泥塘可以考慮,清清淤泥,上麵可以養鴨子,下麵可以養魚。魚養鴨,鴨糞養魚,互利共生,並不需要很大的投資。

薛名友的想法和他爹差不多,幫幫忙可以,要是當主力軍,力不從心。

其實說白了,就是由著小兩口折騰,他們不摻和,也不落埋怨。這還是家裏人第一次潑顧慢他們的冷水。

顧慢是個不服輸的主,上一輩子一無所有開始幹保潔,也不被人看好,她不是照樣資產幾百萬嗎?而按步就班打工的,到老還是個打工的。

機會和風險並存。

好在薛長河沒有拖後腿,交了承包費,抓了個一畝見方的池塘。現在先放著,等天氣暖和了找人清淤,再買鴨苗,放魚苗。喵喵尒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