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變遷(1 / 2)

貴婦們離開後,顧慢當天就接到了一筆訂單,男子是貴婦團之一的丈夫,也是考察團中的一名。他從事的是一家大型服務行業,餐飲、旅遊、保潔、安保,涉及各個領域,他一次預定的職業裝就有一千套。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此後顧慢又接到兩筆訂單,但都沒有這一筆訂單多。

顧慢現在不愁訂單,愁的是場地有限,是時候拿地建廠房了。

這些自有長河親力親為。

地塊在離服裝廠兩公裏的地方,是政府劃出來的小企業區,為的是更好的吸引資金建廠。

從審請到批複到建廠到投入使用,已經是兩年後了。

服裝廠有兩排廠房,有2600平米左右,建有打版室,裁剪室,縫紉車間,整燙室,包裝車間,倉庫等幾個車間。

有職工一百二十二人,不包括楊柳鎮的加工點。

有男女宿舍,有食堂一處。

日常管理依然交給了厲文龍,這兩年顧慢陸續收回了王老板和莊浩的獨立經營權。

收回後,顧慢才感覺揚眉吐氣了,才不覺得自己就是替別人打工的了。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兩人對此肯定有意見,但有意見也得憋著,因為依曼服裝廠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已經不是昔日阿蒙啊,她有說不的底氣。

每年的訂單量在700萬左右,利潤在90萬至一百萬左右,在九零年的煙照算是中上遊了。

顧慢知道九十年代是女裝的暴利階段,好好經營,是積攢財富最快的十年。

顧慢仰仗的不是服裝廠的規模,而是依曼這個無形的資產,從普通大眾到貴婦,已經深入人心。

依曼始終以質量、款式新頻取勝,始終走在時尚前沿,這中間單雲依功不可沒。

單雲依屬於半路出家,僅靠原來的那點知識根本不夠,為了設計出更好的作品,她主動去京都服裝設計學校,自費學習了一年半的時間。

再次回來,可就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單雲依還有兩個學生兼搭檔,有一個共同的設計室。

這兩年的變化還是挺大的,顧慢的四個孩子,陽陽月月開學升二年級了,淘淘兜兜上的是幼兒園中班;

不用帶孩子了,按理說李桂蘭應該好好地休息一下,畢竟這幾年帶完大的帶小的,最累的也是她。無奈她是個閑不住的,家務有娟姐,她就動了回鄉的念頭。

那怎麼行呢?別說幾個孩子情感上離不開她,顧慢也舍不得。做婆媳快十年了,兩人就沒紅過臉。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最後顧慢和長河一商議,投資在廠區外麵開了一個小超市,讓老兩口經營,除了方便本廠職工也能為其他廠的人服務。反正進貨什麼的有專人配送,他們隻負責經營,也不是很累。

長河這兩年除了經營水果批發市場,又和關諍言五五出資開了蔬菜批發市場。九十年代人們的腰包鼓了,相應的對吃穿住行的要求也有提高,感覺與此相關的行業,錢特別的好掙。

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