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為本書盟主)(1 / 3)

朱祁鈺是堅持開海之人,而經過了上次奉天殿朝議,王複被革職之後,他開海之決心,已經昭然若揭。

大皇帝如同正午的烈日一樣高懸,天日昭昭。

關於開海,金濂始終持有堅決的支持態度。

而且他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的表示了,太宗文皇帝在南洋和西洋開辟航路,隨後因為種種原因,文皇帝的開辟之功的勝利果實,被篡奪了。

大明朝廷的市舶司,也僅限於管理貢舶,而不管理商舶。

開海,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但是也並不困難。

黑格爾作為唯心主義哲學的學者,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他從未到過中國,卻斷言中國沒有海洋文明、中國與海不發生關係。

這種教師爺一樣論斷的口吻,因為崛起於海洋的歐洲強盜文明對世界秩序的強烈影響,蔚然成風。

最終在教育體係、學科建設等等領域,形成了一道堅定的中外壁壘,將中國排除在世界之外的封閉體係,並且將中國,固化為了一個故步自封、守舊、不思進取的形象。

這是文化入侵的結果。

朱祁鈺來到了大明,是一個市舶司、龍江造船廠、被棄置,文皇帝開辟的航道被竊取的時代,但是依舊能看到無數的海貨在大明的市集上銷售。

中原王朝始終在拓展著自己的海洋空間,而且不斷的提高著造船的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已經由近海走向了遠洋。

串聯起了無數個“海”的概念進入了“洋”的區域,也由斷斷續續的“點”,鏈接成了區域性、規模性的路。m.X520xs.Com

這些路,就是當然文皇帝派遣鄭和下西洋走過的路。

現在這條路被占著,大明因為沒有海軍,朱祁鈺隻能先從最基礎的造船廠和工匠開始進行。

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擴展大明對海路、海貿的影響力。

比如朱祁鈺的禦製銀幣,可以在大明境內流通、可以作為貨幣使用的銀幣,就是施加影響的重要手段。

自從禦製銀幣的消息傳出之後,從倭國石間而來的倭銀越來越多,密州市舶司因為距離京師最近,也成了海商們的首選。

而且這個的確是很賺錢的買賣,鑄幣稅這個東西,其利極厚。

金濂作為戶部尚書,自問自己既有從龍之功傍身,一如既往的支持陛下的種種政令,可是到頭來,陛下去密州市舶司賺錢去了,卻沒有帶著戶部一起發財!

金濂是憤怒的,他擲地有聲的說道:“朝廷雖厚往薄來,但是所費不足當互市十分之一,自密州市舶司建立以來,貢舶之往來,不足商舶十分之一。”

金濂這段話揭露了一個大明朝貢貿易的一個事實。

那就是大明從來沒在朝貢之事上虧過一分一毫,這也是鴻臚寺卿楊善,公然在朝堂上和陛下討論朝貢賺賠的基礎。

比如在正統九年,倭國進貢倭刀3610把,但是各大名、寺社附搭貢舶達35000多柄(《日本一鑒》卷七)。

朝貢朝廷之物若是一份,則市舶司貢舶互市乃是十份,商舶私貿則是百份。

這種規模下大明與世界互市,大明是不會虧的,中原王朝與海洋不發生關係,這種論斷簡直是盲人摸象、管中窺豹。

這種規模的海貿,需要多少銀幣去做支持?

按照現在密州市舶司的行情,大皇帝拿著銀幣去市舶司換取倭銀,那是在拿麻袋往內帑裝錢!

金濂痛心疾首的說道:“陛下設鹽鐵之議,總論財經事務之事,常言穀租對朝廷之重,亦令天下繳稅納賦,更是身體力行,將有司代管皇田莊畝悉數納賦。”

“陛下啊,朝廷是陛下之手腳肱股,安能棄之如敝履?”

“陛下自登極以來,一片公心,所作所為皆為大明公道二字,雖有內帑爭利,不過是為京營厚賞而為,臣請陛下勿忘公心。”

金濂的憤怒是合理的,大皇帝賺錢不帶著朝廷,短期內自然是皇帝賺的盆滿缽滿,但是長期來看,朝廷隻出不進,也不是長久之策。

朱祁鈺笑著說道:“此事朕昨日與李禦史剛溝通,金尚書勿憂。”

金濂一聽這話,立刻鬆了口氣,趕忙俯首說道:“啊,原來是剛溝通,臣惶恐,陛下聖明。”

金濂說完就歸班了。

翹首以盼,等待著明公炮轟陛下的諸多臣子,眉頭緊皺的看著這一輪的交鋒,完全沒弄懂是怎麼回事,就結束了…

就這?

發生了什麼?

沒個明白人講一講,到底是什麼激怒了金濂,陛下為何一句勿憂,金濂這一副死諫的模樣,就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