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對於陛下是聖明的這件事,始終如一的堅定。
對於堵不如疏的政治智慧,於謙同樣高度讚同和擁護。
但是有些問題還在擺在了桌麵上,是不得不麵對的問題,那就是大明未來該何去何從。
“於少保還是有擔心。”朱祁鈺示意興安上了兩杯好茶,要把這件事,掰開了揉碎了去說,去討論。
理越辯越明。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一下,他笑著說道:“於少保的擔心,朕以為第一個就是擔心工匠們逐漸成為貴族對吧。”
“是。”於謙點頭,他對此頗為擔心,他坐直了身子,身體半前傾,眼睛炯炯有神的說道:“事實上,石景廠、兵仗局等工匠們,尤其是擁有匠爵的上層工匠,已經成為了貴人。”
“他們讀書識字明理,有著優渥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通常還充當著緩和勞資矛盾的政治力量。”
貴族的首要特點是世襲罔替,世券在手,子孫後代皆受皇恩百姓供養;其次就是擁有司法、賦稅、徭役等特權;還擁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走到哪裏,都得被人尊稱一聲爺。
於謙所言的工匠貴族問題,是真實存在的。
工匠這個階級本身,就不是一個均勻的同質的整體,而是由不同性質、不同利益的眾多群體所組成,這就造成了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不同。
大明的工匠大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熟練工,一種是非熟練工。
熟練工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流動性低,專業性高,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生活優渥,甚至參與到了部分的政治活動之中。
比較典型的就是兵仗局的銀工、石景廠的鋼鐵工、炮藥局的火藥工、三經廠的雕版工、織造局的秀娘、棋盤園的木匠等等。
棋盤園的工匠們之所以敢和東家們議價,是他們不可替代,同樣到哪裏都能吃飽飯,甚至能吃的更多,所以才能議價。
而非熟練工的工作具有高替代性,流動性高,專業性低,對技術的要求也很低,生活困苦,隻關心自己的衣食住行,因為失地,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沒有。
比如碼頭的裝卸工、煤井司下窯搏命的煤工、漕運拖船的纖夫、拉貨的車夫、挖河開溝的民夫力士等等,朱祁鈺遇到的柳七就是典型的非熟練工,而在遼東廠的徐四七就是典型的熟練工。
朱祁鈺搖頭說道:“工匠的貴族化是可預見的,甚至是一種必然和趨勢,在朕看來是利大於弊的。”
“我們暫且拋開工匠是否貴族化這個事實不談,從其他的方麵去考慮。”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士農工商,國之柱石民也。從最早的世官製起,客卿製、舉薦製、九品中正製、科舉製,權力的掌控者,在不斷的向下沉澱,工匠出身的權力掌控者,在曆代中原王朝中始終缺位。”
補充短板,比如工部尚書石璞在稱病之後,朱祁鈺就安排了工匠出身的王巹遞補了工部尚書一職,目的也是補充“工”在中原王朝始終如一的缺位。
這個缺位的原因真的追溯,要追溯到墨家和儒家爭道了。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工匠無疑是最好的預備役,他們既有力量,也有組織,更是天生的守序者,不遵守規則的工匠,在生產中,都死傷在了生產事故之中了,也就等同於秦漢隋唐時的良家子。”
“從經濟上來看,對內,勞動者是最廣大的消費者,而所謂的貴族化,從國內市場來看,他們是積極的、踴躍的、曠日持久的消費者,是廣大而厚重的內需基本盤。”
“對外,為了維持工匠貴族化後的利益,整個大明,都需要從六合與八荒之地,獲得足夠的資源,來滿足工匠利益訴求,如果無法滿足,則是深陷矛盾不可自拔。”
“從這次的棋盤園木工廠的罷工來看,工匠們,可不好對付啊。”
“從文化的角度上來說,他們讀書識字明理,正是生產力提高後體現的需求,從水利螺旋壓紮機、飛梭、欽天監十大曆局的地動儀、十八種齒輪套件、八十錠的棉紡車等等來看,工匠所謂的貴族化,是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
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隻有不斷提高經濟基礎,才能夠不斷的提高文化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兩宋文化興盛的原因,完全的得益於繁華的經濟基礎。
於謙認真的思量許久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陛下不止一次證明了自己才是對的,這一點連流落到了交趾的柳溥都深表讚同,如果柳溥能夠早一點領悟到陛下是對的,他也不至於現在如此不堪。
而陛下從四個角度去考量工匠貴族化是否合理,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一以貫之的,而非臨時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