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今天晚上十二點,要上架了。
感謝我的讀者長久以來的推薦票、打賞、月票的支持,這本書才走到了今天,謝謝你們!(づ ̄3 ̄)づ╭~
感謝我的編輯,全起點最可愛的虎牙!
這本書從最開始就沒少讓編輯操心,人物設定、劇情設計、還有一些問題的處理,感謝牙牙!
………………………………………………………………
朕總是想說點什麼,但是這話,總得有個頭啊,想來想去,就四個字:
回答問題。
一、為什麼開局朱叫門就在宣府叫門了,後來到大同府也叫門,到京師再次叫門,主角都選擇了冷處理?
而不是將其最新公之於眾,將朱叫門釘死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呢?
因為當時要打仗,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打贏京師保衛戰。不能漲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事兒後,就用聖旨把他的事兒,公布了,曆史上的景泰帝也是這麼做的,沒什麼問題。
雖然有大量的權臣蒙蔽啊、瓦剌逞凶逼迫之類的字詞,但是還是說的很清楚的。
二、朱叫門到底有沒有,被釘死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呢?
在戰後,主角有一段聖旨,就是朱祁鈺,為朱叫門定了個調兒,他幹的這些事,被詳盡的寫在了曆史上。
小吾今天能夠有詳盡的資料來寫這段曆史。
包括朱叫門在宣府、大同說了什麼,在京師城下是誰去德勝門外的土城見了朱叫門,朱叫門在瓦剌娶了伯顏帖木兒的女兒,還有個兒子叫朱大哥子。朱叫門彈胡琴唱歌,瓦剌人稱讚他音樂天賦,都是因為史料的詳盡。
其實他真的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三、於謙和朱祁鈺這對君臣,是否真的拯救了大明朝。
我的回答是:是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叫兵敗如山倒。
兵敗時,軍隊潰敗就像山倒塌一樣,一敗塗地。
比如元朝的時候,朱元璋驅除韃虜,從祭旗開始就隻有短短的九個月的時間,元大都就被攻陷了。
比如李自成勢如破竹的打到了京師北京城下,一片石之戰一輸,直接就一敗塗地了。
比如運輸大隊長,背後兩大世界級大國支持,左手蘇聯,右手美帝,兩個超級大國伺候,這是得多大的福分?
三年時間,就灰溜溜的圓潤的走了。
兵敗,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
比如最近某個中亞國家,某組織,如同勢如破竹一樣消滅傀儡政權,隻用了短短的九天。
兵敗如山倒,大明京營二十萬精銳將近三十萬民夫,五十萬壯丁死於邊方,大明在廷文武,核心的文職武將陣亡六十六人,兩人僥幸逃脫。
大明皇帝被俘虜,大明皇帝到宣府、大同門前說:你們開門吧……
這種情況下,京師老營有兩萬人,備操軍備倭軍有二十萬的預備役。
這不僅要打,還要打贏,還得處處料敵於前,不能給大明帶來更大的禍患。
太不容易了。
……………………………………………………………………………………
其實我看完了朱祁鈺的明實錄部分,朱祁鈺在曆史上的作用,絕對不是提線木偶,而是真切的做了很多事。
比如他就打造了勳章,沒有特權,卻又獎勵性質的功賞牌,這隻是小小小事兒罷了,他還做了很多很多事。
朱祁鈺有幾個錯誤是要糾正的。
第一、就是兒子太少了。
你沒了兒子,怎麼讓朝臣為你披肝瀝膽呢?你有兒子,你就有繼承人,大家都安心。
你沒兒子,國朝無本啊喂!
這個是個正經事啊,不開玩笑的,首先就得給朱祁鈺多安排妃子,目前已經寫了幾個人物卡。
除了曆史上本來就有的唐貴妃和李惜兒以外,還寫了幾個,後宮那自然是有的,而且得龐大。
兒子得多,即便是夭折了幾個,也沒啥關係,寫大明必然要出海的,那自然要有孩子才方便。
第二、明代宗沒能殺死朱叫門。
曆史上的明代宗,到底有沒有想過,徹底弄死朱叫門?
其實從曆史的記錄來看,是有的。
金刀案。
盧忠作為指揮使,搞出金刀案,矛頭就是對準了了朱祁鎮。
可惜了,朱祁鈺最後還是沒能殺的了。
盧忠何等下場?
朱叫門複辟,把盧忠給千刀萬剮了。
所以,作為一個皇帝,你必須得心狠手辣,你不心狠手辣,於謙、範廣、盧忠這些人,都保不住。石亨這些你的鐵杆,就得自謀生路,最後也落了個全家被殺的結局。
皇帝私德這種事,其實沒人在乎,評價皇帝,還是看文功武治。
朱叫門必須死。
第三、就是海貿,朱祁鈺在位八年的時間,其實屢次有宦官提出複大明海貿的事兒,但是都因為阻力太大而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