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陌
關於東野圭吾的作品,台灣全力出版社總編輯林依俐的一句評語至為精當:“立足於推理,進而衍生至科技與人性主題上”。綜觀東野圭吾的作品,其中絕大部分的主題是不離愛情、親情和不同的人格弱點的,在他的作品中,讀者可以常常看到家庭這一元素,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衍生出的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例如他的最新作品《布穀鳥的蛋是誰的》,同樣是以推理小說的手法,以家庭問題為切入口,講述了一個現代人所司空見慣的社會問題。
對於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們來說,恐怕這部小說的書名本身便是一個難解的謎。“布穀鳥的蛋是誰的?”難道這也會是一個問題嗎?布穀鳥的蛋當然是布穀鳥的,難道還能是別的什麼鳥的。但是如果有讀者有心,來了解一下布穀鳥,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杜鵑的生活習性的話,便可以發現這一標題是別有深意的。和大多數的鳥類不同,布穀鳥是一種巢寄生動物,也就是說,布穀鳥的繁殖方式是:將卵產在其他鳥的鳥巢中,由義親,也就是其他鳥代為孵化和育雛。因此,對於布穀鳥來說,它一旦被產下來,便不再屬於自己的親生母親,而至於它屬於哪一種其他鳥類,那就要看它的母親碰巧將它產在哪一種鳥的鳥巢裏了。由此可見,《布穀鳥的蛋是誰的》一書,講述的將是一個關於尋找親生父母的故事。
確實,在小說開篇不久,便提到了前滑雪運動緋田宏昌的內心煎熬:作為天資卓越的年輕滑雪運動員緋田風美的父親,他卻知道風美並非自己的親生女兒。對此,他的內心中有疑惑,有愧疚,同時還有深深的負罪感和痛苦。疑惑,是因為他不知道在妻子臨產的那些日子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她將別人的孩子據為己有,並在第二年跳樓自殺;愧疚,是因為在妻子麵臨生產,最需要丈夫的時候,自己卻遠赴瑞士,沒能盡到丈夫的職責,也許,正是由此才導致的後來的悲劇;負罪感,則是因為他懷疑風美是妻子從醫院裏偷出來的,他覺得自己在已知情的情況下對這一事件隱匿不報,既對不起丟失了孩子的那家人,也有違道德和法律;而痛苦,則來自於自己對風美的愛,畢竟自己撫養了她快20年,將來一旦分開,這段情意又怎能割舍?
因此,麵對遺傳學專家柚木洋輔的百般請求,緋田宏昌不得不加以堅決的拒絕。柚木洋輔是一名遺傳學教授,同時也是新世開發體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他所致力於研究的課題便是遺傳基因和體育運動的關係,並通過調查候選人遺傳基因的方式來挖掘體育人才。由於緋田的女兒風美剛好具有近乎完美的運動型遺傳基因組合:F型組合,使得柚木對緋田父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隻是諷刺的是,緋田父女之間恰恰沒有血緣關係?對此毫不不知情卻又鍥而不舍的柚木便一方麵繼續作著緋田父女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麵,也在同時關注著他的另一個試驗品:鳥越伸吾。他的身上雖然不具備風美那樣完美的F型組合,卻有著另一種同樣具有運動潛力的B型組合。而事實證明,鳥越伸吾確實具有著驚人的滑雪天賦,盡管年紀很小,卻在短短的時間裏便取得了驚人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