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長壽,生擒大西軍右軍都督張化龍,鄧世秋與程仲地有了很多的感慨,特別是程仲地,實事求是的說,生性多疑的他是不太信任劉進忠的,總覺得到了關鍵時刻,劉進忠很有可能背叛皇上和朝廷,重新投奔張獻忠,不過劉進忠在進攻長壽碼頭與縣城時候的表現,讓程仲地找不出任何的破綻,真的服氣。
秦翼明與秦拱明遭受的衝擊更大,一方麵他們見識了朝廷大軍強悍的戰鬥力,另外一方麵他們也感受到了鄧世秋不凡的氣魄,麵對歸順朝廷不長時間的大西軍新營參將劉進忠,鄧世秋居然敢於完全相信,大膽任用,這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通過一係列的事情,秦翼明與秦拱明隱隱的對皇上有了敬畏的心理,對朝廷有了巨大的期盼,兩人經曆的戰鬥廝殺很多,當年也曾經率領明軍作戰,回到四川之後,跟隨姑姑秦良玉,時時刻刻與張獻忠作戰,雖然白杆兵在四川的名氣很大,戰鬥力也的確不錯,可張獻忠的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崇禎十七年初,張獻忠大敗白杆兵,導致白杆兵幾乎全軍覆沒,那場戰鬥秦翼明和秦拱明都參加了,張獻忠禦營的軍士不要命的拚殺,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鄧世秋與程仲地率領兩萬明軍軍士就準備進攻重慶府城,兩人是不看好的,好幾次兩人都準備提出建議,讓朝廷派遣更多的明軍軍士進入四川。
短短十來天時間,秦翼明和秦拱明改變了看法,他們從諸多明軍軍士的身上感受到了殺氣,那是一往無前的殺氣,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殺氣。
按照原來的作戰計劃,拿下長壽之後,鄧世秋與程仲地需要馬上給馬士英稟報,接到馬士英的命令之後,再行進攻重慶府城,不過用計拿下長壽之後,兩人都改變了想法,覺得不能夠留在長壽耽誤時間,務必盡快發起對重慶府城的進攻。
關鍵時刻,劉進忠也提出來了建議,在長壽俘獲的大西軍軍士,不一定要全部押解到陝西或者河南等地,可以將他們編入到大軍之中參加戰鬥。
鄧世秋和程仲地認真商議之後,聽從了劉進忠的建議,決定將部分大西軍的軍士編入到大軍之中去,鄧世秋親自告訴這些原大西軍的軍官軍士,隻要他們努力作戰,立下戰功,以往投靠張獻忠的罪行一筆勾銷,還能夠得到朝廷的賞賜和獎勵,劉進忠則是以親身的感受,鼓動那些剛剛加入朝廷大軍的原大西軍軍士,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奮勇殺敵,那就能夠得到朝廷的賞賜,今後就能夠堂堂正正的做人,甚至能夠光宗耀祖,就算是戰鬥中不幸殞命,也能得到撫恤,朝廷給予的銀兩足夠養活家人了。
鄧世秋和程仲地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給這些加入到朝廷大軍之中的原大西軍軍士,發給了軍餉,不一般的許諾和發放軍餉的舉措,對於這些大西軍軍士來說,真的不一般,他們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鬥誌瞬間就上來了。
想想也是,這些大西軍的軍士,本就是為了活命才跟隨張獻忠造反,就算是老營的軍士,能夠得到的軍餉也少得可憐,大半都是通過作戰廝殺劫掠的錢財,而且因為背負了造反的名聲,家人也抬不起頭來,現如今能夠成為朝廷大軍之中的一員,如果立下了戰功,還能夠得到皇上和朝廷的賞賜,何樂而不為。
吸納部分大西軍軍士進入軍中的同時,鄧世秋與程仲地也沒有手軟,他們果斷的斬殺了不願意歸順朝廷的大西軍右軍都督張化龍,以及張化龍身邊的數百名親兵,還有大西軍之中張化龍的心腹軍官。
稍稍調整,鄧世秋和程仲地下達了往重慶府城進攻的命令。
整個的重慶府駐紮有五萬大西軍軍士,其中長壽駐紮一萬人,其他各地駐紮有五千人,剩餘三萬五千大西軍軍士,全部駐紮在重慶府城,由大西軍左軍都督馬元利統領。
經過調整和補充,鄧世秋與程仲地麾下的兵力超過了兩萬,且配備了紅夷大炮、撞擊式燧發槍等火器,打敗駐守重慶府城的三萬五千大西軍軍士,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隻要拿下了重慶府城,就徹底扼製了張獻忠往南撤離的道路,全麵完成了馬士英的作戰部署,這個時候,鄧世秋和程仲地還不知道張獻忠已經派遣李定國和劉文秀率領三萬大西軍軍士馳援重慶府城的事宜。
作戰部署依舊是突襲,鄧世秋與劉進忠率領的五千軍士,身穿大西軍的軍服,程仲地率領剩餘的軍士緊隨其後,隻要這五千軍士騙開了城門,順利進入重慶府城,勝利就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