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您是怎麼判斷出來的啊,屬下都有些暈頭了。”
朱慈烺看了看沈昌,大明時期的社會關係,比較數百年之後要簡單很多,人員的交流不頻繁,絕大部分一輩子都在一個地方生活,到死都不會離開,出門需要官府的路引,將絕大部分的農民都捍在家中,這樣的情況之下,對於穿越的朱慈烺來說,就很好做出判斷了。
李鴻順在賣藝的時候,已經展現出來不一般的氣質,那是大戶人家才可能有的氣質,其老家在陝西米脂縣城,半年多之前才離開米脂縣,那個時候李自成已經占領了米脂縣,這說明李鴻順是不滿意李自成才離開的,李自成原名李鴻基,說起來與李自成同輩,如此情況之下,李鴻順就算是有著大地主的身份,李自成也不可能用強。
有了這一層的判斷,後麵就簡單很多了。
李振武有一身的本事,按照道理來說,肯定會參加朝廷的武舉考試,這樣的人是不大可能投奔李自成的,所以選擇跟隨李鴻順一同離開米脂縣城。
李勝軍、李勝傑、李玉華和李玉嬌四人,都是李鴻順的孫子,肯定也是不願意追隨李自成,所以才離開了米脂縣。
朱慈烺還有一層判斷,那就是李鴻順家中肯定有人投奔了李自成。
李振武這樣的人,有一些傲氣,難以忍受恥辱,剛開始離開米脂縣城在外漂泊的時候,攜帶有錢糧,不大可能與他人接觸,可錢財眼看著用完了,被逼在外麵賣藝賺錢的時候,就會遇見各種各樣的牛鬼蛇神,忍不住的情況之下,肯定動手,甚至鬧出人命。
至於說唱戲的老人和姑娘,不是陝西人,乃是京畿之地河間府的人,在路上偶爾遇見了李鴻順等人,結伴同行。
唱戲的老人和姑娘願意回到家鄉去,不想繼續在外麵漂泊,德州距離河間府不是太遠,沈昌已經做好了安排,要求先前的總旗和小旗負責將老人和姑娘送回去。
沈昌給了老人和姑娘二十兩銀子,至於說他們回去是不是能夠活下去,那是後話了。
“沈昌,遇見任何事情,都要在腦子裏轉一圈,思考其來龍去脈,這樣能夠幫助你做出正確的判斷,你知道李自成原名是什麼嗎,李鴻基,這位老人名李鴻順,都是米脂縣人,名字僅僅差了一個字,這至少說明他們是輩分相同之人。”
“去年的七月李自成已經占領米脂縣城,李鴻順選擇離開,必定是看不慣李自成。”
“至於說李振武的事情,你自己去想,想清楚了給孤稟報。”
“一刻鍾之後,將李鴻順和李振武帶到我這裏來。”
天色已經暗下來了,錦衣衛前來稟報,城外的軍營也有動靜了,應該是軍士正在收拾東西,翌日一大早就會離開,前往平山衛。
朱慈烺的動作也要快,處理完畢德州府城的諸多事宜,他需要馬上趕赴濟南府城,爾後在濟南府城設下一張大網,等待山東總兵劉澤清上鉤。
時間每流失一天,朱慈烺的擔憂就要加深一層,要知道這個時候,李自成正在山西攻城拔寨,很快就要拿下整個的山西,爾後朝著京畿之地進軍了。
三月十七日,這個日子朱慈烺記得很牢,這一天是京城被攻陷的日子。
已經是正月底,在三月十七日之前,朱慈烺必須要完全掌控南京的局勢,且擁有一支能夠隨意調遣的大軍,那樣才有可能整合南方的力量,真正與李自成和後金抗衡。
李鴻順和李振武被帶到了朱慈烺的房間。
邱致中關上門的時候,有些擔心的看了看李鴻順和李振武。
“老人家,李振武,先前在茶樓的時候,有些話不好說,有些事情我也不好詢問,到這裏來了,我希望你們如實說,既然跟隨在我的身邊做事情,就要毫無保留。”
“剛剛我想過,老人家不僅認識李自成,應該與李自成頗為熟悉,且家中有人跟隨李自成作戰,老人家不願意屈尊李自成,所以才離開了米脂縣,在外漂泊。”
李鴻順看著朱慈烺,點了點頭。
“公子說的是,公子一看就不是凡人,您說的都準確,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病死了,二兒子振洪跟隨李自成去了,勝傑是老二的兒子,勝軍、玉華和玉嬌都是老大的孩子,振武是我二弟的兒子,二弟身體不好,前年病逝了,二弟隻有振武這一個孩子,振武參加武舉考試,成績很好,不知道怎麼沒有高中。”
朱慈烺點點頭,看向了李振武。
“李振武,你在京畿之地殺過人吧。”
李振武點點頭開口了。
“公子,我在滄州殺了人,也是地痞無賴,他想著對玉華動手,我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