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人馬將於二月二十二日卯時開拔的消息很快傳達到軍營各處,也傳到了驛站。
軍營裏麵沒有太多需要準備的事宜,主要還是糧食的運送,從平山衛軍營運送回來的近十萬石糧食,朱慈烺是一定要帶走的,手裏有糧心裏不慌,七千多人的隊伍,一旦缺乏了糧食,崩潰就是瞬間的事情,這年月有錢財不一定買到那麼多糧食,再說一路上行軍,若是每到一地都需要大量購買糧食,也太耽誤時間了。
驛站那邊需要準備的事情稍微多了一些,因為留在濟南的時間比較長,朱慈炯等人添置了一些物件,包括李邦華和方拱乾等人,也添置了物件,這些東西都需要收拾好運走。
李繼周主要忙碌的事宜就是運輸。
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僅有八輛馬車,那個時候朱慈烺壓根沒有想到軍隊的事宜,後來在平山衛,得到了近百輛馬車,不過其中部分被曹化淳帶走,剩下的也就是六十輛馬車,這些馬車運送糧食是遠遠不夠的。
對於這個時代的運輸能力,朱慈烺根本無力吐槽。
人是活的,總不至於被尿憋死,當李繼周稟報由軍士都來運送糧草的建議之後,朱慈烺也隻能夠點頭應承,他不可能將大量的錢財投入到購買馬車上麵去,真正到了作戰的時候,這些馬車沒有多大的用處,馬匹絕大部分都是西南馬,個頭矮小,根本無法上戰場。
從禦馬監得到的馬車,馬匹倒是不錯,清一色的烏珠穆沁馬,可那是皇宮出來的馬車,市麵上不可能有這樣的馬車,也沒有多少人買得起這樣的馬車。
楊文聰倒是覺得由軍士都來運送糧草的建議很不錯,這樣在行軍的過程之中,也可以實施負重訓練,以增強軍士的體能。
這一次得到十萬石糧食,讓朱慈烺真正認識到了後勤的重要性,也深刻認識到商貿的重要性,若是各地商貿都是高度發達,隨時隨地都能夠購買到大量的糧食,哪裏需要大軍攜帶那麼多的糧草行軍,既耽誤時間,又耽誤效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是真理,每次作戰,大軍的糧草必須充足,必須得到保證,要不然不用對手進攻,自身就垮掉了。
中軍帳內的東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幾張地圖,這是朱慈烺每天都要看的東西。
坐在椅子上,看著中軍帳裏麵已經熟悉的環境,朱慈烺有了一絲的感慨,從京城出發,山東算是第一站,也算是朱慈烺前往南京監國的第一個戰役,基本上算是完勝,接下來會如何,進入南直隸會遇見什麼情況,他還真的不知道。
“太子殿下,李邦華大人和方拱乾大人來了。”
朱慈烺看著邱致中,好像不認識一般,大隊人馬明日卯時就要出發了,李邦華和方拱乾這個時候到軍營來做什麼,他們明日一早直接從驛站到南門就可以了。
再說朱慈烺已經毫不客氣的修理了李邦華,人都是有臉的,李邦華應該還處於生悶氣的階段,這麼快就消氣了嗎,果真如此,朱慈烺就要重新認識李邦華了。
朱慈烺的眼神讓邱致中有些發毛,低著頭不敢繼續開口說話。
“知道了,請他們進來吧。”
李邦華和方拱乾進入中軍帳的時候,朱慈烺走過去迎接,一再囑托兩人不必多禮。
坐下之後,朱慈烺看著方拱乾開口了。
“方大人,定王的功課還不要緊吧,孤這段時間事情太多,需要時間處理,倒是沒有看太多的書,等到閑暇一些,還是要請方大人授業解惑的。”
方拱乾連忙拱手行禮回話。
“太子殿下神勇英武,學識高深,臣隻敢與太子殿下切磋學業心得,不敢說授業解惑的話語了,定王殿下聽課很認真,平日裏都在看書,非常刻苦。”
說到這裏,方拱乾看了看李邦華。
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的李邦華咳嗽了一聲開口了。
“太子殿下,方大人和臣專門來拜見太子殿下,是牽涉到太子殿下納妃事宜,此事皇上有過囑托,太子殿下前往南京監國,且節製南方的兵馬和糧草,決斷南方一切事宜,重任在身,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修身的事宜,臣不敢多嘴,這齊家的事宜,臣就要多嘴了,還請太子殿下贖罪。。。”
朱慈烺看了看李邦華,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了。
十七歲的年級,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按說早就應該有太子妃了,不過朱慈烺的情況特殊,崇禎十五年的時候,朱慈烺虛歲十五歲,搬到端本宮居住,皇上以及皇後已經考慮選太子妃的事宜,可這一年大明王朝多災多難,鬆山之戰徹底拖垮了山海關以北,也讓大明朝廷徹底失去了與後金抗衡的可能性,闖賊李自成的力量也越來越大,斬殺了陝西總督傅宗龍,打敗了陝西巡撫孫傳庭,朝廷已經無力阻止其繼續壯大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