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卯時。
空曠的紫禁城裏麵,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站立在文華殿之外的盧元達,聽到了這急促的腳步聲,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身體也微微顫抖了。
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從文華殿裏麵急匆匆的小跑著出來,一邊小跑一邊怒斥。
“這是誰啊,敢在皇宮之中如此無禮,不要命了。。。”
急匆匆跑來的是一名小太監,他帶著哭喪的神情,撲通跪下開口了。
“稟、稟報大人,正陽門、張縉彥大人打開了正陽門,放闖賊李自成進入內城了。。。”
王承恩瞬間如同木塑一般呆住了,甚至忘記了開口說話。
略微清醒一些的盧元達,看著跪在地上的小太監,語氣急促的開口了。
“你、你說什麼,內閣大臣、兵部尚書張縉彥打開了正陽門,放闖賊進入內城了嗎,你可知道謊報軍情的後果。。。”
跪在地上的太監帶著哭腔開口了。
“奴、奴婢說的都是真的,闖賊李自成已經率領大軍直奔承天門而來了。。。”
小太監的話語尚未說完,盧元達和王承恩同時聽到了外麵隱隱傳來的馬蹄聲,京城內城是不準縱馬的,這些馬蹄聲意味著什麼很清楚了。
“快、快去關閉承天門、東華門和西華門,絕不能讓闖賊進入紫禁城,命令司禮監所有的中官,全部都來守衛紫禁城,快點去啊。。。”
情急之下的王承恩,對著跪在地上的太監就是一腳踢過去。
小太監被踢的倒在了地上,卻不敢出聲,忍著痛站起身來,朝著承天門的方向跑過去。
其實承天門、東華門和西華門早就關閉了,唯有神武門,尚未完全關閉。
王承恩和盧元達轉身準備進入文華殿稟報的時候,皇上已經出現在大殿門口。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了絲毫的血色,他最為信任的內閣大臣、兵部尚書張縉彥,居然主動打開了正陽門,將闖賊李自成放進來了,這就意味著朝廷在內城所有的部署都付諸東流,整個的京城將要陷落,紫禁城根本無法抵禦李自成的進攻,要知道所有的軍士都被派遣到內城的城牆上麵抵禦闖賊李自成的進攻,偌大的紫禁城,也就是一兩百名太監守衛,這些人怎麼可能與李自成麾下的大軍抗衡。
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麵無血色的朱由檢,沒有看跪下的王承恩和盧元達兩人,徑直朝著皇極殿的方向而去,那裏有一麵大鼓,是召集朝中大臣上朝時候擂響的。
朱由檢親自擂響了大鼓,鼓聲在大殿周遭回蕩,可惜的是,已經沒有一個大臣上朝了。
麵無表情的朱由檢,扔掉了手中的鼓槌,看著跟過來的王承恩和盧元達。
“盧元達,你跪下接旨。”
盧元達跪下的時候,王承恩跟著跪下了。
“盧元達,這是朕給太子的聖旨,你一定要將這道聖旨帶到南京去,親自交給太子,大明王朝的未來,就要依靠太子了。”
朱由檢將聖旨交給盧元達之後,看著王承恩開口了。
“承恩,你將傳國玉璽交給盧元達,讓盧元達帶到南京去,交給太子。。。”
王承恩身體劇烈顫抖,開始了低聲的抽噎,皇上此舉意味著什麼,他很清楚。
盧元達接過聖旨的時候,身體也在顫抖,不過他還是開口說話了。
“皇、皇上,您趕快離開皇宮,臣等拚死也要護著您離開京城。。。”
朱由檢看著盧元達冷冷一笑,語氣冰冷的開口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是大明朝廷的皇帝,臨陣脫逃豈不是丟盡我朱家顏麵,盧元達,你不用多說了,李自成很快就要攻陷紫禁城,到了那個時候,你無法離開,承天門、東華門和西華門全部都關閉了,你從神武門離開,你記住,聖旨和玉璽一定要帶到南京去,一定要交給太子,你若是做不好這件事情,你就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盧元達還準備開口的時候,朱由檢的臉色變得鐵青。
“怎麼,盧元達,你準備抗旨不尊嗎。”
盧元達楞了一下,咬牙對著皇上九叩首,起身朝著神武門的方向匆匆而去,一邊的王承恩連忙站起身來,跟在盧元達的身後,小聲提醒,讓盧元達跟著他去拿傳國玉璽。
“承恩,將傳國玉璽交給盧元達之後,去坤寧宮宣旨,讓皇後、懿安皇後和袁貴妃到乾清宮。”
看著盧元達離開之後,朱由檢慘然一笑,轉身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而去。
太快了,一切都太快了,快的朱由檢根本反應不過來,他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負責鎮守內城、坐鎮正陽門的內閣大臣、兵部尚書張縉彥,居然會打開城門,讓闖賊李自成不費吹灰之力攻克內城,既然兵部尚書張縉彥能夠打開正陽門歸順李自成,那麼駐守皇宮之人,也會打開皇宮的大門歸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