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4)(1 / 2)

德州軍營,中軍帳。

楊文聰進入中軍帳的時候,田斌和董元勝早就在等候了,跟隨楊文聰一同進入中軍帳的何騰蛟,神情有些肅穆。

進入中軍帳的楊文聰看了看眾人,很幹脆的開口了。

“皇上口諭,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與闖賊李自成交惡,極有可能歸順後金韃子,獻出山海關,後金韃子與闖賊李自成將要在山海關一帶激戰,從實力上麵分析,李自成敵不過後金韃子,由此後金韃子很有可能占據京城與北直隸等地,在圍剿闖賊李自成的同時,妄圖一統天下,滅我大明王朝,故而當下朝廷之策略,務必暗地裏支持闖賊李自成及流寇張獻忠,讓他們與後金韃子捉對廝殺,山東及所轄德州等地處理一切事宜,據以此為依據。。。”

何騰蛟臉色微微發白,皇上的口諭,意思很明確,朝廷當下的實力是打不過後金韃子的,恐怕也打不過李自成,所以需要暗地裏支持李自成、張獻忠等與後金韃子拚命廝殺,朝廷坐收漁翁之利,等到後金韃子與李自成兩敗俱傷的時候,朝廷就有了剿滅李自成與徹底打敗後金韃子的機會,不過李自成是大明王朝公敵,人人得而誅之,若是反過來還要暗地裏支持李自成,一般人難以做到,再說了,這個聖旨傳揚出去,不知道要引發多少人的口誅筆伐。

何騰蛟倒是不懷疑皇上的分析和應對的策略,他主要還是擔心外界的反響。

楊文聰看見了何騰蛟的神色,微微一笑,看著何騰蛟開口了。

“何大人這是怎麼了,有什麼疑慮嗎。”

何騰蛟點點頭,對著楊文聰抱拳開口了。

“楊大人,下官以為,闖賊李自成攪亂北方局勢,令我大明王朝遭受重創,且近段時間不管派遣探子前往山東各地,試圖讓山東之官吏歸順,此等做法太過分了,若是朝廷對李自成示弱,可能引發外界之質疑。。。”

楊文聰冷冷一笑。

“何大人,這等的顧慮你能夠想到,皇上難不成想不到嗎,朝中不少大人曾經提議,朝廷可以聯合後金韃子,兩麵出擊,徹底打敗李自成與張獻忠之流,爾後朝廷與後金韃子坐下來商談,必要的時候補償後金韃子大量的錢財,皇上怒斥了這個提議,從實力方麵分析,後金韃子明顯強於李自成,若是後金韃子能夠徹底打敗李自成,憑什麼接受朝廷的提議,他們豈會坐失一統天下的機會,這等與虎謀皮之策略,就是要徹底滅掉大明王朝。”

“皇上痛恨李自成,李自成攻陷京城,乃先皇駕崩之罪魁禍首,若是有可能,皇上恨不能親自拿著寶劍斬殺李自成,不過皇上需要振興大明王朝,當下皇上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以大明朝廷為重,以天下蒼生為重,皇上不可能將皇室之恩怨淩駕於朝廷之上,皇上還說了,他不在乎留下千古罵名,隻要能夠振興大明王朝。”

“皇上都能夠如此做,我等做臣子的還有什麼不能做的,該要承擔的責任,就必須由我們來承擔,難不成什麼都由皇上出麵來做嗎。”

何騰蛟當然明白其中意思,馬上對著楊文聰抱拳稽首行禮了。

“楊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暗地裏支持闖賊李自成抵禦後金韃子的事情,必定是下官來做,若是外界有了任何的質疑,下官一力承擔責任,下官隻是有些擔心,不吐不快。”

“若是朝中有人不明白皇上之苦心,恐怕那些為皇上承擔責任之同僚,很有可能遭遇來自於朝廷的打壓,遭遇來自於讀書人的口誅筆伐,下官倒不是擔心遭遇責罰,不過這等的事情多了,怕是會寒了人心啊。”

楊文聰用力的點點頭,對著何騰蛟豎起了大拇指。

“何大人考慮深遠,本官佩服,還是那句話,何大人想到的事情,皇上早就想到了,其實皇上本就沒有打算讓我等做臣子的來承擔責任,不過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務必為皇上盡忠,為朝廷效力,否則我等如何對得起皇上的信任與重托。”

何騰蛟連忙對著楊文聰擺手。

“楊大人這是折煞下官了,都是下官想多了,其實皇上早就部署好了一切,有關暗地裏支持闖賊李自成的事宜,下官正好有個想法。”

楊文聰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其實他也正在焦慮,不知道該要如何落實皇上的聖旨。

“哦,何大人有什麼想法,趕快說說吧。”

何騰蛟看了看田斌和董元勝兩人。

“昨日田千戶與董千戶擒獲了闖賊李自成派遣到德州的十五名探子,這些探子到過府衙,說是有文書要給下官看,下官當時就猜想,應該是李自成的勸降書,也就沒有打算理會,既然朝廷決定暗地裏支持李自成,下官覺得,一旦李自成與後金韃子交戰,隻要朝廷明確表態不會從後麵對李自成發起進攻,讓李自成放心大膽的與後金韃子廝殺,這就是最大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