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四月中旬到來,朱慈烺忘記了氣候的炎熱,他的腦子每天都在飛速旋轉,身為皇帝,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很多的事情隻能全麵安排部署之後,等候下麵落實的消息。
按照曆史的走向,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就要親自率領六萬大順軍的軍士出擊山海關,吳三桂也即將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沈陽,向後金攝政王多爾袞明確表示出來歸順的意思,祈求多爾袞出兵,幫忙迎擊即將進攻山海關的阿順軍。WwW.com
留給朱慈烺運作的時間不是很多,如果北方出現焦灼的局勢,譬如說後金韃子與李自成拚死纏鬥,兩敗俱傷,一時間無暇顧及到山東、河南以及湖廣等地,更是無法顧及到南方,對於大明朝廷和朱慈烺來說,這是最為有利的。
威望是靠著實力展現出來的,朱慈烺早就交給了龍祖山等人具體的任務,那就是嚴密監控湖廣總兵左良玉,此人可不是良民,不可能靠著幾句話就完全拉攏的,且左良玉此人有野心,雖說當下不至於稱王稱帝,可也是想著占山為王的。
隻要騰出手來,朱慈烺第一個對付的就是左良玉,包括左良玉麾下的數十萬大軍。
楊文聰和韓垍等人,在山東做的很不錯,基本整合了山東境內的大軍,包括駐紮在登州和萊州等地的軍隊,這也得益於朱慈烺給他們提供了足夠的錢糧,至於說讓所有軍隊形成強悍的戰鬥力,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楊文聰帶去的五千軍官軍士,正在為了此事拚盡全力。
鳳陽的局勢是最好的,程仲地和孫明凱整合鳳陽的軍隊取得明顯成效,實事求是的說,崇禎七年鳳陽城池被李自成攻陷,大明的中都慘遭荼毒之後,崇禎皇帝震怒,朝廷震驚,之後派遣到鳳陽駐紮的軍隊,算得上是朝廷之中的精兵了,糧草方麵也基本能夠保障,加之掌控鳳陽駐軍的指揮官,基本都是文官,沒有那麼多的野蠻氣息,帶給軍士的影響自然好一些。
徐州的情況也不錯,廖元傑和胡華山不僅整合了徐州的駐軍,基本撤換了軍中高傑的心腹,安插了信得過的軍官,還招募了部分的軍士,讓徐州駐紮的軍士接近五萬人。
情況最好的還是南京京營,司禮監太監、京營監軍李繼周,以及京營指揮使鄧世秋的配合不錯,他們徹底整頓了京營,淘汰了原南京京營的不少軍士,重新招募了五千人,爾後晝夜訓練這五千人。
山東駐紮的明軍軍士,基本形成戰鬥力的有五萬人左右,其中近四萬人駐紮在德州,鳳陽形成戰鬥力的軍士有三萬人,徐州形成戰鬥力的軍士有四萬人左右,京營形成戰鬥力的軍士超過了一萬人,此外就是駐紮廬州的黃得功,其麾下的三萬多軍士,有一定的戰鬥力。
這樣算起來,朱慈烺掌控的軍隊,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六萬人,這還沒有算駐紮在皇宮周遭的錦衣衛,憑著這些兵力,朱慈烺已經有底氣與後金韃子、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廝殺。
朱慈烺的目的是徹底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徹底打敗後金韃子,振興大明王朝,所以十六萬的兵力還是有些薄弱,在他看來,至少要擁有三十萬左右的精兵,才能夠保證完成所有作戰部署。
按照道理來說,攘外必先安內,湖廣總兵左良玉、河南總兵徐定國、江西總兵劉良佐、福建總兵鄭芝龍等人都是蠢蠢欲動,大明朝廷發生了如此之大的風波,他們要麼處於觀望的狀態,要麼就是四處劫掠集聚錢財,壯大自身實力,等到大變的到來,壓根沒有想到朝廷,剩下的雲南總兵、黔國公沐天波,四川總兵秦良玉,以及參將楊展等人,倒是忠心,不過他們要麼實力不濟,要麼自身的處境也不是很好,不可能短時間之內馳援朝廷。
朱慈烺遲遲沒有動這些人,甚至沒有主動給他們旨意,一方麵是局勢緊迫,暫時無暇顧及,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自身的實力沒有徹底展現出來,無法給這些總兵足夠的震懾。
沐天波、秦良玉、楊展等人寫來了奏折,祝賀朱慈烺登基,表明了忠心的態度,左良玉也寫來了奏折,表明忠心於朝廷的同時,伸手討要軍餉,朱慈烺給他們都回了聖旨,安撫和讚譽了沐天波、秦良玉和楊展等人,要求沐天波穩定雲南的局勢,特別需要維持好與諸多土司的關係,要求秦良玉和楊展好好配合,牽製四川境內的流寇張獻忠。
給左良玉的聖旨,語氣最為嚴厲,要求左良玉駐紮在湖廣的襄陽和武昌等地,不得隨意調整大軍的駐地,護衛地方之穩定,且明確告之左良玉,朝廷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暫時無暇考慮軍餉的事宜,等到局勢穩定下來,再行商議軍餉的事宜。